党风廉政和规范管理知识竞赛题

公务接待工作日中餐不得饮酒。

题目

公务接待工作日中餐不得饮酒。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公司《公务接待管理细则》,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人。


正确答案:3

第2题:

关于国内公务接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

A.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国内公务接待范围,不得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B.国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将休假、探亲、旅游等活动纳入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C.上级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必须接待

D.公务活动结束后,接待单位应当如实填写接待清单,并由相关负责人审签。接待清单包括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费用等内容


正确答案:B

第3题:

严禁在( )中饮酒。

A.私人会客

B.走亲访友

C.部队内部公务接待

D.朋友聚会


答案:C

第4题:

公务接待严格控制陪同人数,不得层层多人陪同。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按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国内公务接待范围,不得()。


参考答案: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第6题:

国家工作人员小李认为,工作日中餐不能饮酒,但公务出差期间可以饮酒。判断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各级机关工作人员工作日中餐不得饮酒。()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8题: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规定,不得有以下哪项行为。

A.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B.严格限制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C.严格接待审批控制

D.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安排


正确答案:A

第9题:

 酒精伤肝,这是生活常识,不分年龄和职业。对公务员而言,公务接待全面禁酒,既是身体健康的福音,也是作风建设的抓手。2016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印发了《自治区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对自治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涉及的公务接待活动,一律禁止饮酒,特殊情况也需报本级纪检机关审批,否则要受到党纪处分。


答案:
解析:
【综合分析】
  
  公务接待,饮酒的“放”与“禁”,是作风的方向标之一。自中央“八项规定”以来,但凡涉及到公务活动,不管是会务还是餐饮,一律从简、节约。中央层面开了好头,引领着好风气,各地就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也有具体方案。唯一不同的是,在细微方面如公车使用、接待标准等存在不同,实施细则有详略、严松之别。就公务接待全面禁酒来看,无论从何种意义上都应该支持、叫好,关键要在落实。
  
  很多人会对“公务禁酒令”产生疑问。原因是多样的,但有三点不能忽视:其一,“令行不止”,有些地方和干部把“禁酒令”视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产物,“无酒不成席”的思想重,一纸规定难挡“酒胆”;其二,“半途而废”,下文件禁止饮酒,“上面紧,执行严;上面松,执行软”的现象多见,不能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的“禁令”也是无效之举;其三,“改头换面”,喝酒不见酒瓶、茅台倒进矿泉水瓶等变通之法层出不穷,有空子就钻、见漏洞就进,也让公务禁酒难奏效。
  
  全面禁酒到底是不是摆设、能不能消除质疑的杂音,不在于有没有相关规定,而在于能不能有力执行。再好的制度,没有落实都是一个“空”,其生命力在于执行,其威严在于践行。如果一味地唱高调,只会沦为“纸上谈兵”,人们常常戏谑的“酒精考验的干部”,终也难“久经考验”。
  
  【对策措施】
  
  真正落实好公务接待全面禁酒,各级党组织除了要自觉肩负起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还要从上到下避免“两个主义”。
  
  第一,防止“形式主义”。不能要求“禁禁禁”,而后“喝喝喝”,喊出来的都是口号、行动起来才见实效,禁酒要表里如一。
  
  第二,防止“变通主义”。抓落实不能“留一手”“开个口”,对待禁酒就得较较真,什么“变通灵活”、什么“高抬贵手”,在执行和问责时都要铁面待之,诸如办酒席的“限桌令”被一些人用“二三十人一大桌”的方式蒙混过关,就要严防严查。
  
  制度需要常态化,凡事都能在落实中见真效。禁酒执行常态化、公务规范招待常态化、酒企市场经营常态化、执行问责常态化……只有从“禁令”上开始、从“全面”中要求、从“落实”处生效,党员干部才能少一些“酒殇”。

第10题:

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接待,不得组织旅游和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参观。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