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宪法的条文表述,正确的有()。
第1题:
下列关于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的表述,错误的是哪一项?
A.宪法惯例是这样一些习惯或传统,它们没有出现宪法条文中,但与宪法有同等效力
B.宪法惯例主要依靠公众舆论而不是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C.我国有宪法惯例,没有宪法判例
D.在英国,“国王临朝而不理政”、“英王提名下议院多数党领袖为首相”、内阁集体对下院负政治责任,共进共退”等都是宪法判例
第2题:
宪法的无形修改:在宪法条文未作变动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的发展、国家权力的运作等,使宪法条文本来的含义发生了变化。( )
A. 错误
B. 正确
第3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法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B.法律条文就是法律规范
C.并不是所有的法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
D.同一法律规则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
第4题:
修改条文、增补条文和删除条文,这样的宪法修改属于( )。
A.全面修改
B.部分修改
C.无形修改
D.宪法解释
第5题:
下列有关项目管理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第6题:
试论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与宪法条文的关系。
宪法规范逻辑结构的完整性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是相互统一的。由宪法规范调整内容的广泛性与调整方式的多样性所决定,它们之间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关系:
(1)宪法规范的三要素在宪法条文中得到完整的体现,这类规范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在这类规范中我们可以找出假定、处理与制裁三要素,寻求其与相应宪法条文之间的联系。
(2)宪法规范中的假定与制裁要素隐含在处理部分,但并不具体表现在宪法条文之中。从实质内容看,宪法条文体现宪法规范包含的三要素,但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处理部分是主导性因素。尽管宪法条文没有直接体现假定与制裁部分,但其行为模式的确立本身包含着两个因素,构成宪法规范实际上的逻辑结构。
(3)宪法规范三要素各自以独立或分散的形式表现出来。宪法规范中的假定部分一般隐含于处理之中,有关制裁部分则通过其他部门法得到体现。在宪法规范的行为模式中,即在权利与义务关系中,实际包含着规范所规定的行为的假定部分,因而可以从规范的完整意义上把握假定。
(4)具体宪法规范中只表现处理部分,假定与制裁部分在规范中没有具体体现。这类规范在宪法条文中比较多。具有纲领性、原则性或概括性的宪法规范一般以某种行为模式表现,起到指引人们行为的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宪法规范的价值并不仅仅表现在对现实社会关系的调整,它还可以对未来发生的行为作出预测性规定。但由于对未来发生的社会关系首先需要确定人们遵循的行为准则,因而不宜直接规定行为的假定与具体的制裁方法。
第7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了宪法规范与宪法条文之关系的是:()。
A、一条宪法条文即是一个宪法规范
B、同一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因素可能表现在不同的宪法条文之中
C、同一宪法条文可能表现宪法规范的不同内容
D、一条宪法条文不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宪法规范
第8题:
我国的哪一部宪法结构体系有严重缺陷,全部宪法仅有30个条文()。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第9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第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