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法知识竞赛

行业组织应当接受价格主管部门的指导,有价格违法行为且情节严重的,可以提请登记管理机关撤销登记。

题目

行业组织应当接受价格主管部门的指导,有价格违法行为且情节严重的,可以提请登记管理机关撤销登记。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正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个体工商户未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如何处理?

A、经税务机关提请,由登记机关撤销登记

B、经税务机关提请,由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C、由登记机关予以注销

D、由登记机关变更登记


参考答案:B

第2题:

行业组织应当遵守价格法律、法规,加强价格自律,接受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 ( )。

A.工作指导

B、领导

C、咨询

D、质询


参考答案:A

第3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价格应当接受( )级人民政府和( )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


参考答案:同;上

第4题:

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以下( )情形的,登记管理机关可以撤销登记。

A.在申请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登记
B.年检不合格
C.业务主管单位撤销批准的
D.拒不接受监督检查
E.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答案:A,C,D,E
解析:
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撤销登记适用于下列情形:一 是在申请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登记。二是业务主管单位撤销批准。三是严重违规的。 比如,设立分支机构,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涂改、出租、出借《民办非企业单位登 记证书》,出租、出借民办非企业单位印章,超出其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 动,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侵占、私分、挪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或者所接受的捐赠、资助,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

第5题:

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应当受到吊销营业执照处罚的有( )。

A.提交虚假文件取得企业登记,且情节严重

B.使用的名称与在登记机关登记的名称不相符合

C.出租营业执照,且情节严重

D.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5个月


正确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核投资人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提交虚假文件或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企业登记的,责令改正,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吊销营业执照。个人独资企业使用的名称与其在登记机关登记的名称不相符合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涂改、出租、转让营业执照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以 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个人独资企业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的,吊销营业执照。

第6题:

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应当受到吊销营业执照处罚的有( )

A、提交虚假文件取得企业登记,且情节严重

B、使用的名称与在登记机关登记的名称不相符合

C、出租营业执照,且情节严重

D、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5个月


正确答案:AC

第7题:

民办非企业单位被撤销登记的,应当()。

A、由业务主管机关撤销其印章

B、由登记管理机关收缴其登记证书和印章

C、由业务主管机关封存其登记证书和财务凭证

D、由登记管理机关撤销其财务凭证


答案:B

第8题:

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对其()。

A.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

B.对申请适用宽大制度的,考虑其认错情况,减轻或免除对该协会的罚款

C.情节严重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撤销登记

D.情节严重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注销登记


参考答案:AC

第9题:

以下不属于业务主管部门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监督的方面的是()。

A、指导监督非营利组织依据法律和章程开展公益活动

B、负责非营利组织年度检查的初审

C、配合登记管理机关其他执法部门查处非营利组织的违法行为

D、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


答案:D

第10题:

下列有关价格监督检查机构的职责的说法,正确的有()。

A、规定大众必需品的价格范围
B、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群众的价格监督作用
C、先行登记保存可能灭失的证据
D、核对与价格违法行为有关的银行资料
E、查询、复制与价格违法行为有关的账簿、单据、凭证、文件及其他资料

答案:B,C,D,E
解析:
规定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进行价格监督检查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①询问当事人或者无关人员,并要求其提供证明材料和与价格违法行为有关的其他资料;②查询、复制与价格违法行为有关的账簿、单据、凭证、文件及其他资料,核对与价格违法行为有关的银行资料;③检查与价格违法行为有关的财物,必要时可以责令当事人暂停相关营业;④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依法先行登记保存,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转移、隐匿或者销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