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知识竞赛

我国目前垃圾的收集状况如何?

题目

我国目前垃圾的收集状况如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我国目前主要大中型城市的垃圾由环卫部门工人收集后,送往指定的中转站,然后根据各地情况,分别采用填埋和焚烧等方法进行处理;不发达地区的小城镇或农村等,都是收集后直接采用填埋的方式;有些农村的垃圾因处理费用的问题,无人专门进行收集,村民各户一部分用于堆肥外,都是散落于各处,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为()。

  • A、分类收集
  • B、混合收集
  • C、堆肥
  • D、热解

正确答案:B

第2题:

目前我国淡水鱼类产品消费状况如何?


正确答案: 我国消费者历来有食鲜鱼的习惯,相当部分消费者喜食淡水鱼,而不喜海水鱼。淡水鱼适应性强,产量高,南北方均有养殖,既符合人们的消费习俗,又为消费者所普遍接受,无须市场推广。目前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消费观念的转变,传统淡水鱼市场仍存在很多商机。关键在于打出“无公害”、“绿色”、“有机”品牌,要保证品质和质量。
除了固定的消费者群体以外,淡水鱼的消费市场还有待开发。因为淡水鱼虽然便宜、易得到,但是目前在大中城市,绝大多数幼儿园的伙食中从来不安排鱼肉吃,因为淡水鱼几乎都有肌间刺,挑除很难,为避免鱼刺对儿童造成伤害,虽然淡水鱼有营养,幼儿园还是不敢选用,而这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目前,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食品开发大有潜力。因此,淡水鱼发展还有潜力,关键在于开发淡水鱼类产品的加工品,如鱼糜、鱼丸等,以及通过餐饮文化来推广新产品。

第3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方式主要有容器式、构筑物式、垃圾道收集几种方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是“对”。

第4题:

我国目前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状况如何?


正确答案: 我国垃圾的收集运输体系目前呈现城乡差异大、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差异大、普遍不适应分类收集处置这三大特点。城乡差异大表现在城市和城镇一般都拥有一定水平的垃圾收集运输体系,垃圾得到不同程度的处理和处置;而在广大的农村,普遍没有成体系的垃圾收集和运输,收集后进行简单的填埋和焚烧,甚至在有些地区垃圾无人收集,随意堆放,不仅引发环境污染,还造成诸多社会矛盾。
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差异大表现在发达地区的城市收集运输体系较完备,与发达城市毗邻的一些城镇和农村也被纳入整个城市的垃圾收运体系,垃圾运输车辆普及率高,收集到的垃圾最终得到无害化处置;而在不发达的地区,车辆普及率低,且一部分车辆并不能达到对垃圾运输车辆的要求,收集的垃圾有相当一部分只是简单地进行堆放和简易填埋,无害化处置率低。
不适应分类收集处置的要求是我国各地垃圾收运系统的通病,即使在发达城市,依然存在垃圾分类投放后又混合收集,或者分类收集后各类垃圾找不到合理出路的问题。
我国垃圾收运体系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将来不仅要提高建立覆盖城乡的垃圾收集运输系统,还要实现垃圾的正规收集运输及无害化处置,建立一个完整而有效的分类垃圾物流系统。主要大中型城市的垃圾由环卫部门工人收集后,送往指定的中转站,然后根据各地情况,分别采用填埋和焚烧等方法进行处理;不发达地区的小城镇或农村等,都是收集后直接采用填埋的方式;有些农村的垃圾因处理费用的问题,无人专门进行收集,村民各户一部分用于堆肥外,都是散落于各处,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第5题:

破损的含汞电池如何投放()

  • A、应用纸张包裹好并用胶带缠好再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 B、应用透明塑料袋封装后再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 C、应用透明塑料袋封装后再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 D、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正确答案:B

第6题:

我国目前主要大中型城市的垃圾由环卫部门工人收集后,送往指定的中转站,均采用焚烧的方法进行处理。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203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全面实行生活垃圾()

  • A、分类收集、处置
  • B、分类收集、协同处置
  • C、分类收集、资源利用
  • D、分类收集、就地处置

正确答案:A,B

第8题:

2014年,我国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提出用五年时间实现全国90%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台理的目标,在此基础上,2016年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十部门首次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要得到有效治理,这标志看农村垃圾整治已经进入制度化层面。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农村垃圾整治的状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垃圾处理在实践层面遇到了哪些难题?(2)如何做好垃圾源头分类工作?


正确答案:(1)一是领导决心和体系建设的短板问题。目前,各地都制定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的相关计划和实施方案,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的目标任务,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尽管各地都出台了相关政策,但难免存在各地市县、乡镇、村之间横向比较的差异,如,各地分类和处理效果不一,进度有快有慢,层次有高有低等。究其原因,各市(区、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不是经济条件差异,也不是群众自觉性和参与度的问题,而是当地领导重视程度、决心力度和执行强度。
二是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的短板问题。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资金缺口较大,尚未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农村生活垃圾基础设施建设出现资金投入不足,分类设施配套资金不到位的现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试点站房建设,分类、运输、处理标准不高。
三是分类培训和宣传教化的短板问题。调研发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得不到部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这部分村民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垃圾分类积极性不高,觉得分类和不分类对他们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
(2)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必须从改变农民思维、培育良好生活习惯开始,只有让农民在垃圾分类和终端处理上知道如何简洁明了地分类垃圾,并给他们生活、生产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让“垃圾分类”的良好生活习惯种在农民内心,形成惯性思维并开花结果。

第9题:

碎玻璃如何投放?()

  • A、投放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
  • B、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 C、先用纸包裹再用胶带缠好,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 D、先用纸包裹再用胶带缠好,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发展历程如何?


正确答案: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简单回收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开展了废纸、废铁、废牙膏皮等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利用,建立了大批国营回收站点,取得了可观的垃圾回收效益。但当时只是针对有价值物品的回收,并没有从垃圾最终处置方面考虑,生活垃圾仍长时间采用混合收集方式。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处置的提出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大幅度加速,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可回收物品的经济效益相对降低,大量有回收价值的垃圾被混合收集,混合处理,也带来了拾荒者的问题。另一方面,混合收集和垃圾的不规范处理带来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因此,我国在80年代提出了垃圾的分类处理处置,但由于宣传不到位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垃圾分类在我国并未得到有效推广。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第一轮推广阶段
直到2000年,原国家建设部确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8座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再次启动。虽然这一阶段的推广未能最终成功,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在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大件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新一轮推广阶段
2009年开始,社会上反焚烧浪潮兴起,引发了生活垃圾处置和回收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对生活垃圾焚烧未形成最终的定论,但垃圾源头分类均被讨论各方看作是源头减量和提高焚烧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政府启动了新一轮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分类还处在初步推广阶段,存在收运系统不配套、分类收集知识普及不足、政策法规跟不上、拾荒者等诸多问题。生活垃圾分类的推广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不光是要通过社会各个层面倡导和宣传,还要改造收运系统,建立完整而畅通的各类垃圾的物流通道,并建立与垃圾分类相配套的法规及鼓励政策。对于拾荒者,应当肯定他们对垃圾回收的作用,积极进行引导和帮扶,而不能粗暴地将他们赶出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