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竞赛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出自()A、《庄子》B、《左传》C、《孟子》D、《论语》

题目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出自()

  • A、《庄子》
  • B、《左传》
  • C、《孟子》
  • D、《论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哪句出自《周易》?()

A.天法道

B.天行健

C.君子有大道

D.老吾老


正确答案:B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老子》。“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出自《大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故本题答案选B。

第2题:

下列各句中诗文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如果理想信念立不起来,那么思想上就会软弱怯懦、逡巡摇摆,行动上就会畏风畏雨、望秋先零。
B.“长江后浪推前浪”,前车之鉴应当时刻牢记;“一篙松劲退千寻”,信念之基不容动摇。
C.理想信念坚定了,目标自然就崇高了,就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就能“心底无私天地宽”,就能“风雨不动安如山”。
D.“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有理想观念这个“本”坚固了,党性才能纯正,政治才能坚定,才能心无旁骛,一往无前地拼搏奋斗。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有引文不恰当的一项。
第二步,辨析选项。“长江后浪推前浪”比喻人或事物不断发展更迭,新陈代谢。B项表达的意思是要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二者意思不符。
因此,选择B选项。

第3题: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道”与道家所讲的“道”是同一个意思。()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出自荀子的()。

  • A、《儒效篇》
  • B、《天论篇》
  • C、《仲尼篇》

正确答案:A

第5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句话出自()。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老子

正确答案:C

第6题:

下列四句话中,主题思想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B.左右皆日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C.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与。
D.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答案:C
解析:
A项意为从古至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强调的是养民,不要过度掠夺民众。B项强调从民,即根据民意任用贤人。C项意为一个有道德的君子,专心于最基础的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D项意为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的君主,人民便会和你一条心。从四个选项的主题思想来看,A、B、D三项均强调以民为本.C项讲的是君子自身的修养,与其他三项不同。故本题选C。

第7题:

下列选项出自《学记》的有( )

A.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B. “君子之教,喻也”
C. “师严然后道尊” D.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E.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答案:A,B,C,D,E
解析:
选项中的观点都出自《学记》。

第8题: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句话出自()。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正确答案:A

第9题:

以下哪句出自《周易》?()

  • A、天法道
  • B、天行健
  • C、君子有大道
  • D、老吾老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雍也》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