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出自()。A、《孔子》B、《荀子》C、《韩非子》D、《孟子》

题目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出自()。

  • A、《孔子》
  • B、《荀子》
  • C、《韩非子》
  • D、《孟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认识。
(1) A、B、C三项在两端选文中都有依据,而D项“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是无中生有的。

第2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①。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
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媵,远之如蜂虿②。蜂虿不远则螫身,蟊媵不去则伤稼,己过不改则累德。
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③,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行小善,大善攸④基;戒于小恶,终无大戾。
(选自《内训·迁善》,有删节)
【注】①跛圣:向圣人看齐。②蟊塍、蜂虿:害虫、毒虫。③恤:担心、忧虑。④攸:所。

翻译下面的句子。
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媵,远之如蜂虿。


答案:
解析:
如果有其中的一个方面,就一定像(除掉)蟊媵一样去掉它,像(远离)蜂虿一样远离它。

第3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一12题。(10分)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①。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

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蜂虿②。蜂虿不远则螫身,蟊螣不去则伤稼,己过不改则累德。

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③,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行小善,大善攸④基;戒于小恶,终无大戾。

(选自《内训·迁善》,有删节)

注:①跂圣:向圣人看齐。②蟊螣、蜂虿:害虫、毒虫。③恤:担心、忧虑。④攸:所。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2分)

(1)过而能知,可以为明 过:

(2)己过不改则累德 累:


正确答案:
(1)过:有过错(或犯错误)。(2)累:连累,损害。

第4题:

“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解释“无能名焉”。


正确答案: 无能名焉:不能用语言形容.

第5题:

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於其君;使道而可进,();使道而可以告人,();使道而可以与人,()。

  • A、则人莫不进之於其亲;则人莫不告其兄弟;则人莫不与其子孙
  • B、则人莫不告其兄弟;则人莫不进之於其亲;则人莫不与其子孙
  • C、则人莫不进之於其亲;则人莫不与其子孙;则人莫不告其兄弟

正确答案:A

第6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①。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
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媵,远之如蜂虿②。蜂虿不远则螫身,蟊媵不去则伤稼,己过不改则累德。
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③,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行小善,大善攸④基;戒于小恶,终无大戾。
(选自《内训·迁善》,有删节)
【注】①跛圣:向圣人看齐。②蟊塍、蜂虿:害虫、毒虫。③恤:担心、忧虑。④攸:所。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人非上智,其孰无过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B.①惰慢则骄,孝敬衰焉
②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C.①以善小而忽之不为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①戒于小恶,终无大戾
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答案:
解析:
A项①副词,表反问;②代词,他。B项①连词,表因果,就;②连词,表转折,却。C项均为连词,因为。D项①介词,指明对象;②介词,比。

第7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①。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
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媵,远之如蜂虿②。蜂虿不远则螫身,蟊媵不去则伤稼,己过不改则累德。
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③,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行小善,大善攸④基;戒于小恶,终无大戾。
(选自《内训·迁善》,有删节)
【注】①跛圣:向圣人看齐。②蟊塍、蜂虿:害虫、毒虫。③恤:担心、忧虑。④攸:所。

这段选文的主旨十分明显,你还能记起一些与之相关的名句吗 请写出两条。(4分)


答案:
解析:
示例:①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苟子))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第8题:

世硕最早提出人性()的思想,“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

A.善

B.有善有恶

C.恶

D.非善非恶


参考答案:B

第9题:

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以修身自强,则名配()、()。

  • A、彭祖;尧;禹
  • B、彭祖;尧;舜
  • C、禹;尧;舜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界限。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