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知识竞赛

请简要回答信息收集的方法有哪些?

题目

请简要回答信息收集的方法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简要回答信息安全的三要素(CIA)。(10分)


答案:
解析:
信息安全的三要素包括:
(1)保密性(Confidentiality):是指网络信息不被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即信息只为授权用户使用。保密性是在可靠性和可用性基础之上,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2)完整性(Integrity):指在传输、存储信息或数据的过程中,确保信息或数据不被未授权的用户篡改或在篡改后能够被迅速发现。
(3)可用性(Availability):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正当地拒绝。

第2题:

请简要回答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


答案:
解析:
信息获取的过程是指从实际问题出发,分析问题中所包含的信息,确定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进而确定这些信息的来源,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获取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存储下来。具体过程如下: (1)定位信息需求。定位信息需求即需要什么信息。表现在时间范围、地域范围和内容范围三个方面。
(2)选择信息来源。确定信息需求后,接着就要确定哪里有这些信息。哪里方便寻找所要的信息。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由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同样也决定了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常用的方法有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检索法等。
(4)保存信息。可以整理信息,分类保存,也可以输入计算机进行保存。
(5)评价信息。评价信息是指以先前所确定的信息需求为依据,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评价。
(6)反馈信息。信息获取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当反馈信息后,又可根据新产生的信息需求重新定位信息。

第3题:

用于基因鉴定的常规方法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1)DNA指纹法
DNA指纹法的技术原理,将生物检材中细胞核的DNA分离出来,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经电泳分离,Southern印迹转移,再用已知序列DNA探针根据碱基互补原则进行杂交,用放射自显影等技术显示出一系列不等距离,相互间隔的多条电泳谱带组成的图谱,因各人不同(同卵双生除外),比对结果类似指纹。
(2)PCR-SNP法
指在两条同源染色体上,同源DNA序列长度相等,但个别核苷酸不同而产生的个体差异,也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着广泛的多态性,最简单的多态形式是发生在基因组中的单个核苷酸的替代,即单核苷酸SNP通常是一种二等位基因的,而且遗传变异SNP的数量大、分布广,在组成人类基因组的30亿个碱基中,平均每1000个就有一个SNP。
(3)PCR-STR法?STR是短串联重复序列。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DNA串联重复序列,它由2-6bp的核心序列组成,通常重复15-60次,片段大小一般为100-300bp。主要由于核心序列的重复次数不同而具有高度多态性,是个体的特征,遵循孟德尔共显性遗传规律传递,绝大多数不受选择压力的影响,且较均匀地分布人类全基因组。

第4题:

请简要回答物理隔离装置的作用有哪些?


正确答案: 物理隔离装置的作用:
1.实现两个安全*区之间的非网络方式的安全的数据传递;
2.透明监听方式,虚拟主机IP地址、隐藏MAC地址,支持NAT3;
3.内设MAC/IP/PORT/PROTOCOL/DIRECTION等综合过滤与访问控制;
4.防止穿透性TCP联接;
5.单向联接控制,应用层数据完全单向传输,TCP应答禁止携带应用数据;
6.应用层解析,支持应用层特殊标记识别。

第5题:

请简要回答信息技术发展呈现出哪些主要趋势。


答案:
解析:
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是数字化、宽带化、高速化、综合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全球化。

第6题:

请简要回答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


答案:
解析:
(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等技能性知识,也包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信息技术过程、方法与结果评价的方法,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权利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
(2)涉及内容的边缘性。
作为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课,信息技术课涉及多个学科的内容,如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生物、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等,这就使得信息技术课或多或少地体现着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3)教学过程的合作性和自主性。
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十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协作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参与小组或整个班级的讨论,与他人共同迎接挑战、完成任务;自学能力则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内容和已有学习手段,学习和探索新知识。

第7题:

请简要回答信息的基本特征。


答案:
解析:
信息的基本特征包括: (1)载体依附性;
(2)共享性;
(3)可传递性;
(4)价值性;
(5)价值的相对性;
(6)时效性;
(7)真伪性;
(8)可处理性。

第8题:

请简要回答口语交际教学有哪些要求。


参考答案:①教学内容切合学生学习、生活和今后的社会交际实际;②创设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环境;③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④突出口语交际的实践操作性;⑤教师引导要切实、精当;⑥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第9题:

请简要回答幼儿园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案:
解析: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五点: (1)启蒙性:幼儿园是对3—6岁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所以,幼儿园教育主要是为幼儿提供学习的经验,为幼儿的一生成长奠定根基。所谓“启蒙”,即开发启蒙,启蒙教育应该是简单的、通俗的、基础的,易于开启幼儿智慧和萌发优良个性的教育。
(2)生活化:对幼儿来说,大多数的学习都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所以,幼儿园教育活动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活动实施更要贯穿于幼儿的生活。
(3)游戏性: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是幼儿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也是幼儿获得发展的最基本的途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游戏特性是显而易见的。
(4)活动性:对幼儿来说,只有具体的活动才是真实的学习,只有在活动中,幼儿才能理解学习的内容,直接获得学习经验,才能与他人交往,与环境互动,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5)潜在性:幼儿教育是启蒙性的、全面性的、基础的教育,它只需要向幼儿传递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最浅显的知识和概念,但涉及面极广,类型极多,从幼儿学习的角度看,由于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所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蕴藏在环境中、生活中、游戏中,教师的教育意图也是蕴涵在环境、材料、活动和教师的行为之中,可以说幼儿是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并发展的。

第10题:

请简要回答审核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息主要面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客户企业的基本概况;股东情况;关联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及员工情况;经营情况;法律诉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