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知识竞赛

简述开罗会议召开的原因及开罗宣言的内容

题目

简述开罗会议召开的原因及开罗宣言的内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943年11月22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12月1日发表了“开罗宣言”,决定对日作战到底,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要求将日本侵略的中国领土全部归还,归还太平洋上所占领的全部岛屿,恢复朝鲜独立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开罗会议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13分)


正确答案:
历史背景:
(1)1943年反法西斯同盟国进行战略反攻:
(2)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在开罗举行会议,商讨联合对日作战问9:
1943年12月1日发表了《开罗宣言》,其主要内容为: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东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第2题:

1943年11月,开罗会议召开,与会国政府首脑有()

A.斯大林

B.罗斯福

C.丘吉尔

D.蒋介石


参考答案:B, C, D

第3题:

简述开罗会议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历史背景:
(1)1943年反法西斯同盟国进行战略反攻;
(2)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在开罗举行会议,商讨联合对日作战问题;
1943年12月1日发表了《开罗宣言》,其主要内容为: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东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第4题:

简述品行问题的含义、内容及原因。


正确答案: 含义:指儿童少年期反复,持续出现,经常性说谎,偷窃,逃学,攻击,破坏行为等特征的系列性行为。
内容:打架斗殴,攻击性行为,虐待动物或他人,破坏公共财产,家庭暴力,离家出走,赌博,性侵犯等。
原因:家庭关系冷淡,家庭暴力,父母教育不当,过分专制或忽视,对子女缺乏教育和情感支持,或过分溺爱或骄纵等。

第5题:

简述开罗会议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内容。(12分)


答案:
解析:
(1)1943年反法西斯同盟国进行战略反攻。(2)同年11月,中、美、英三国在开罗举行会议,商讨联合对日作战问题。
(3)12月1日发表了《开罗宣言》,宣言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第6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召开的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正确答案:C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主要内容:①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②决定成立联合国;③苏联结束欧战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第7题:

简述华盛顿会议召开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主要内容:
(1)关于废除英、日同盟的四国条约
(2)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五国条约
(3)关于中国“门户开放”的九国公约与中日解决山东问题的条约


第8题:

会议纪要的内容包括( )。A.会议召开依据B.会议情况简述C.会场布置情况SXB

会议纪要的内容包括( )。

A.会议召开依据

B.会议情况简述

C.会场布置情况

D.会议主体内容


正确答案:ABD

第9题:

简述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原因。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欧洲和中东的关系,但在亚太地区,美日两国发生的利益冲突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海军力量已被消灭,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从战前的债务国变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192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为世界黄金储备的40%,并大力扩充了海军力量,积极扩展其在亚太地区的势力。一战期间,日本利用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的时机,乘机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大侵略势力,战后,通过巴黎和会,日本把既得利益加以确定。日本的扩张同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导致了英美两国与日本的矛盾,尤其是美日矛盾的加剧。
(2)美、英、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曰三国为夺取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展开了疯狂的造舰竞赛。1919年,美国国会批准了扩充海军的计划,到1924年,美国主力舰的数量计划达到38艘,超过英国当时的32艘。1920年,日本不顾经费缺乏的困难,也实施扩大海军的计划,要把它的海军力量保持在美国海军的70%左右,美、英、日三国的矛盾日益尖锐。由于大战刚刚结束,各国反战情绪高涨,加之英日同盟的存在,美国急于召开一次新的国际会议,试图通过外交途径来限制竞争对手,拆散英日同盟,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夺取新的权益。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

第10题:

简述社会政策调整的原因、层次及内容


正确答案:原因:社会政策决策的错误或失误;实施过程中造成的偏差;外部环境的影响;政府的组织结构或政党变化;公众的影响、社会政策对象和社会需要的变化等
层次:宏观调整;中观调整;微观调整
内容:指导理念或方针(价值观、指导原则或基本理念);决策架构和方式(组织机构与决策模式);实施方式(方法和策略);政策周期(延长或缩短);内容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