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知识竞赛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A、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B、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C、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D、同一切国家的关系

题目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

  • A、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 B、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 C、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 D、同一切国家的关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不断发展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____ 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参考答案:发展中

第2题:

1969年联邦德国政府提出的“新东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A.改善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
B.加强同日本的经济合作关系
C.调解同中东国家的关系
D.发展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第3题:

1969年联邦德国提出“新东方政策”,其主要内容是()

A.改善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

B.发展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C.加强同日本的经济合作关系

D.调整同中东国家的关系


正确答案:A

第4题:

下列各项属于内部目标的有()

  • A、同顾客的关系
  • B、同竞争者的关系
  • C、同社区的关系
  • D、同所有者的关系
  • E、同职工的关系

正确答案:B,D,E

第5题: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英国的关系问题
D.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答案:A
解析:

第7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同部分民族主义国家外交关系的建立。


正确答案: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亚洲大多数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但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对这些国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周边一些国家,它们或者在历史上的遭遇同解放前的中国相同,或者虽然独立,同帝国主义或原宗主国仍存在程度不同的矛盾。因此,它们在反帝反殖斗争的立场上同新中国有着程度不同的一致性。此外,在地理上,它们同中国最接近,搞好同中国的关系,不但有利于生存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增加它们同帝国主义斗争的力量。所以,当1949年末和1950年初中国大陆除西藏之外全部获得解放之后,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锡兰和阿富汗先后通过不同途径向中国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有的国家甚至同时宣布结束其与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1950年6月8日中缅正式建交,互派大使。缅甸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1950年4月1日中印正式建交,互派大使。中印建交谈判成为新中国建交谈判实践的第一例,印度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与我建交的国家。1951年5月21日,中巴建交。1955年1月20日,中国与阿富汗建立。1955年8月1日,中国与印尼建立。1956年9月20日,中国与尼泊尔建交。

第8题:

对发展中国家地方行政改革来讲,()是首要的或优先考虑

A.改善自身体制

B.调整同中央政府关系

C.调整同辖区民众关系

D.调整同上级政府关系


参考答案:A

第9题:

1964年1月,中国同哪一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使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有了重大突破?


正确答案: 1964年1月,中国同法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使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有了重大突破

第10题:

对发展中国家地方行政改革来讲,()是首要的或优先考虑

  • A、改善自身体制
  • B、调整同中央政府关系
  • C、调整同辖区民众关系
  • D、调整同上级政府关系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