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知识竞赛

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题目

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针对我国面临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2016年()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即“土十条”。

A.5月1日

B.5月28日

C.6月1日


正确答案B

第2题:

依据《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包括下列哪些活动( )。

A、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B、土壤污染风险评估
C、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修复
D、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效果评估

答案:A,B,C,D
解析:

第3题:

当前我国重点防治的污染土壤是什么?当前,我国重点防治的污染土壤是( )。农田是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土地,它是人类所需食物的主要源泉,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不合理的化肥与农药施用、污灌方式等已经给农田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农田土壤受到污染后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品质,还会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据报道,目前我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18亿亩耕地的8.3%。因此,农田土壤的污染形势已不容乐观,应将其作为重点防治的污染土壤。据统计,我国受采矿、冶炼污染的土壤面积至少有200万公顷,油田区土壤污染面积约有480万公顷。另外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过程中,原处于外城市外围且在污染的工业企业也逐渐成了城市中心区域的一部分,或生续为生产场地,或作为搬迁场地被二次开发利用为住宅用地、商业用地或者公园用地等。场地上存在的污染风险对周围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为满足当前我国城市化高速推进的需求,场地土壤已成为我国重点防治的污染土壤之一。

A、农田土壤

B、场地土壤

C、农田土壤和场地土壤


答案:C

第4题:

为什么要治理污染场地的土壤?


正确答案: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都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场地和高风险场地;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部分。

第5题:

公众如何参与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


正确答案: 首先,公众要及时了解环保及相关部门公布的土壤修复信息。公众可以在有关信息公开后,积极参与到土壤污染修复方案的制定中,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者按照有关公告要求的其他方式,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污染土壤修复方案方面的观点和意见,并在土壤修复方案报告书审查期间进行磋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公众提出的土壤污染修复意见提出审查意见时,应当就公众参与内容的审查结果提出处理建议,报送审批机关。
在土壤修复的过程中,公众可定期到现场对修复过程进行了解和监督,对修复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协助环保部门及工程实施单位开展土壤修复工作。通过对相关问题的交流和反馈,客观上增加相互理解,避免可能发生的冲突。

第6题: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严控新增土壤污染的举措包括( )。
A、加强未利用地环境管理
B、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
C、开展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
D、强化空间管制布局


答案:A,B,D
解析:
见教材P218。

第7题: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污染场地修复的核心理念是()。

  • A、原位修复
  • B、物理修复
  • C、绿色可持续修复
  • D、自然修复

正确答案:C

第8题:

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行业市场空间巨大。2018年1月,我国发布(),提出了15种先进技术装备,包括污染土壤异位淋洗修复技术、土壤与修复药剂自动混合一体化设备等。

A、《土壤污染防治法》

B、《土壤污染防治先进技术装备目录》

C、《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D、《大气污染防治法》


答案:C

第9题:

我国土场地土壤污染预防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根据场地污染的方式和特点,场地土壤污染的预防应在考虑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同时,充分利用土壤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的自净能力,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控制和减少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充分回收利用废物,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等。

第10题: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府主导,公众参与”。这是因为:
(1)我国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因此,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同时,还要认真总结国内外土壤污染防治经验教训,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做到防治结合。
(2)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法律法规、监管能力、科技支撑、资金投入和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要统筹规划,全面部署,分步实施,同时对于存在严重污染现象的土壤,例如农用土壤和污染场地土壤,应重点开展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3)结合各地实际,按照土壤环境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农村地区要以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特别是“菜篮子”基地为监管重点;城市地区要根据城镇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以规划调整为非工业用途的工业遗留遗弃污染场地土壤为监管重点。
(4)土壤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资源,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群众健康。各级人民政府全面承担防治土壤污染的责任,认真履行综合管理和监督执法职责。与此同时,还应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土壤污染防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