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应知应会

急性大出血的病人应当是先输血后补晶体液再补充胶体液。

题目

急性大出血的病人应当是先输血后补晶体液再补充胶体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预计失血多的手术患者,根据患者术前Hct水平(>0.30),麻醉后可以采集患者的一定量血液室温下保存,同时补充

A、大容量的胶体液

B、等容量的胶体液

C、等容量的晶体液

D、等容量的液体(晶胶各一半)

E、等容量的醋酸林格液


参考答案:B

第2题:

关于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正确说法是

A、用等量的全血补充所估计的失血量

B、在晶体液、胶体液扩容的基础上,适当输注全血

C、在晶体液、胶体液扩容的基础上,合理输血

D、先输注血浆补充血容量,再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

E、红细胞、新鲜冷冻血浆及血小板三者合理搭配输注


参考答案:C

第3题:

烧伤病人静脉输液安排顺序是

A.晶体液、胶体液和水分交替输给

B.计算的所有液体混合后再输

C.先输胶体液再输晶体液和水分

D.先输胶体液和水分再输晶体液

E.先输晶体液和水分再输胶体液


正确答案:A

第4题:

急性失血患者需要输血,正确的是( )

A.用等量的全血补充所估计的失血量
B.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三者合理搭配输注
C.在晶体液、胶体液扩容的基础上,合理输血(主要是输红细胞)
D.先输注血浆补充血容量,再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

答案:C
解析:
关于大量失血时的输血原则,一般认为一次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10%(500ml),机体可以代偿,一般不需输血。失血量达总血容量10%~20%(500~1000ml)时,应根据症状和HCT的变化选择治疗方案,仅表现活动时心率增快、直立性低血压,HCT无改变,可输入适量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代用品。若失血量达总血容量20%以上,有休克表现,HCT下降,通常以30%~35%作为缺氧的临界值,除输入晶体液、胶体液补充血容量外,还应输入浓缩红细胞以提高携氧能力。失血量>30%,可输全血与浓缩红细胞各一半。因此对于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根据所提供的答案,应选择C.

第5题:

关于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正确说法是

A.用等量的全血补充所估计的失血量
B.在晶体液、胶体液扩容的基础上,适当输注全血
C.在晶体液、胶体液扩容的基础上,合理输血(主要是输红细胞)
D.先输注血浆补充血容量,再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
E.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三者合理搭配输注

答案:C
解析:
红细胞悬液(添加剂红细胞)是目前最为常用的红细胞制品。适应证包括:①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需要输血者;②外伤、手术、内出血等引起的急性失血需要输血者;③小儿、老人及妊娠期并发贫血需要输血者特别适合本制品。

第6题:

关于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正确的提法是 ( )

A.用等量的全血补充所估计的失血量

B.在晶体液、胶体液扩容的基础上,适当输注全血

C.在晶体液、胶体液扩容的基础上,合理输血(主要是输红细胞)

D.先输注血浆补充血容量,再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

E.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三者合理搭配输注


正确答案:C
虽然失血性休克丧失的主要是血液,但补充血容量时,并不需要全部补充全血,而应抓紧时间及时增加静脉回流。首先可经静脉快速滴注晶体或胶体溶液,若病人血液恢复正常,并能维持,表明失血较少不必再输血。反之则需输入配好的血液(主要成分输血)。

第7题:

烧伤患者补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晶体液首选生理盐水

B、胶体液首选血浆

C、生理需要量常用5%~10%葡萄糖液

D、速度先快后慢

E、液体先晶后胶,先盐后糖


参考答案:A

第8题:

补充血容量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需要多少、补充多少”

B.输液速度:原则上先快后慢

C.确保输液的途径通畅

D.先输胶体液或全血

E.先输含钠晶体液,再酌情输胶体液或全血


正确答案:D

第9题:

对出血性休克的治疗措施不当的包括( )

A.先补充胶体液,后补充晶体液
B.早期使用血管收缩药
C.高渗氯化钠抗休克有效
D.纳洛酮具有抗休克疗效
E.快速补液时为预防心力衰竭,可给强心药

答案:A,B
解析:

第10题:

王先生,55岁,酗酒数年,以重症急性胰腺炎收入院。该病人补液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 A、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和脉搏
  • B、先输注胶体液,再输注晶体液
  • C、监测中心静脉压
  • D、补充水、电解质
  • E、观察并记录小时尿量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