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业务知识竞赛

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定义及处理方法。

题目

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定义及处理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人接种某生物制品后,局部出现了红肿,范围在2.8cm,体温38℃,并伴有头痛、头晕等。其原因可能是

A.预防接种一般反应中的强反应

B.预防接种一般反应中的弱反应

C.以上都不是

D.预防接种一般反应中的中反应

E.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中的非特异反应


正确答案:D

第2题:

村接种单位的职责是( )。

A.具体实施责任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制订疫苗计划做好疫苗管理、按规定对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卡)证。

B.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报告及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的处理。

C.开展接种率常规报告、做好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工作。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第3题:

简述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1、过敏性休克:在注射后数分钟或半小时至2小时内出现烦躁不安,脸色苍白,口唇青紫,出冷汗,四肢冰凉,呼吸困难,脉细速恶心,呕吐,惊厥,大小便失禁以至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在短期内发生生命危险,应使患儿平卧,头部放低,安静保暖,并立即皮下或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ml。必要时可重复注射,有条件时应吸入氧气,病情稍稳定后应速转医院治疗。 2、晕厥:儿童常由于空腹,疲劳,室内闷热,情绪紧张或恐惧等原因,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轻者心慌,恶心,手足发麻等,重者面色苍白心跳加速,恶心,出冷汗手足发凉,应马上平卧,头低,安静,饮用糖水,短时间内可恢复。 3、过敏性皮疹以荨麻疹最常见,一般接种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服用抗组胺药即可。 4、扩散。免疫功能缺陷或功能低下者,接种减毒活疫苗后,可扩散为全身感染

第4题:

简述灵敏度反应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正确答案: 在一定条件下,能在尽可能稀的溶液中检出尽可能少量的供试品,反应对这一要求所能满足的程度,即称为反应灵敏度。利用灵敏度的反应,有可能检出痕量的供试品,也可能用极小量的试样和极稀的试液来进行药物的鉴别。鉴别反应的灵敏度以两个相互有关的量来表示,即最低检出量和最低检出浓度。

第5题:

试述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


正确答案: (1)-般反应: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①局部反应:接种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个别还伴有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管炎。
②全身反应:部分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为中低度发热。有的还出现头晕、恶心、腹痛等反应。无论局部反应或全身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2)异常反应:少数人发生,反应较重,应进行相应处理。
①全身感染。
②晕针:立即使患儿平卧、饮少量热开水或糖水,必要时针刺人中、合谷穴。数分钟不能恢复者,皮下注射1:l000肾上腺素。
③过敏性休克:平卧、头稍低,注意保暖,并立即皮下或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吸氧
④过敏性皮疹:用抗组胺药。

第6题:

疫苗质量不合格,预防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被定义为( )

A、异常反应

B、疫苗质量事故

C、预防接种事故

D、偶合症

E、心因性反应


答案:B

第7题:

简述钢的热处理定义及方法。


正确答案: 钢的热处理是通过将钢在固体下加热、保温和冷却来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
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热处理。

第8题:

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及处置原则


参考答案:预防接种一般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缺乏、乏力等综合症状。1.全身反应(1)发热:分为轻度(37.1~37.5℃)、中度(37.6~38.5℃)和重度(38.6℃)。部分受种者接种灭活疫苗后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个别受种者发热可能提前,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即有体温升高,6~12小时达高峰,持续1~2天。注射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反应的时间稍晚,个别受种者在注射麻疹疫苗后6~10天内会出现中度发热,有类似轻型麻疹样症状。(2)部分受种者除体温上升外,可能伴有头痛、眩晕、恶寒、乏力和周身不适等,一般持续1~2天。个别受种者可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以接种当天多见,很少有持续2~3天者。发生轻度全身反应时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对症处理。高热不退或伴有其他并发症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送医院观察治疗。2.局部反应 注射局部红肿浸润,根据纵横平均直径分为弱反应(≤2.5cm)、中反应(2.6~5.0cm)和强反应(>5.0cm)。凡发生局部淋巴管/淋巴结炎者均为局部重反应。大部分皮下接种的疫苗在注射后数小时至24小时或稍后,局部出现红肿浸润,并伴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大,仅有少数人其直径>5.0cm。有的伴有局部淋巴肿大或淋巴结炎、疼痛。这种反应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皮内接种卡介苗者,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3~5周结痂,形成疤痕(卡疤)。接种含吸附剂疫苗,部分受种者会出现注射局部不易吸收,刺激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硬结。轻度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卡介苗的局部反应不能热敷。对特殊敏感的人可考虑给予小量镇痛退热药,一般每天2~3次,连续1~2天即可。

第9题:

村接种单位的职责是()。

  • A、具体实施责任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制订疫苗计划做好疫苗管理、按规定对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卡)证
  • B、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报告及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的处理
  • C、开展接种率常规报告、做好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工作
  •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第10题:

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有什么?


正确答案: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缺乏、乏力等综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