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业务知识竞赛

简述痢疾杆菌的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

题目

简述痢疾杆菌的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细菌L型的特性,错误的是()。

A、呈高度多形性,革兰染色阴性

B、去除抑制物后,可回复原有的形态

C、分离培养需用低渗性琼脂培养基

D、仍有致病性


答案C

第2题:

简述植物细胞的培养特性。


正确答案: (1)植物细胞较微生物细胞大得多,具有纤维素细胞壁。
(2)培养过程生长速度缓慢,易受微生物污染、需要用抗生素。
(3)在细胞生长的中期和对数期容易凝聚成直径达350-400um的团块,悬浮培养比较困难。
(4)培养时需要供氧,培养液粘度较大,不能耐受强力通风搅拌。
(5)细胞具有群体效应、无锚地依赖性和接触抑制性。
(6)细胞培养产物多数滞留于细胞内,产量较低。
(7)培养过程具有结构、功能上的全能性。

第3题:

肠杆菌科细菌鉴定的主要依据是( )

A、形态特征

B、菌落特征

C、生化特性

D、染色特性

E、动物试验


正确答案:C

第4题:

简述结核分枝杆菌在形态及培养上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①形态染色特点:菌体细长略带弯曲,无鞭毛,无芽胞,某些菌株有荚膜,革兰氏染色不易着色,抗酸染色阳性;②培养特性: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在常用的罗-琴(L-J)固体培养基上,一般2~4周形成干燥、粗糙、呈颗粒状或菜花状、乳白色或淡黄色不透明菌落。

第5题:

简述布氏菌的分类、形态及染色特性。


正确答案: 分类:6个种19个生物型。6个种包括羊种、牛种、猪种、犬种、绵羊附睾种和沙林鼠种布鲁氏菌。
形态:布氏菌属是一组微小的球状、球杆状、短杆状细菌,宽约0.3~0.6微米,长约0.6~1.5微米。
染色:布氏菌可被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柯兹罗夫斯基法染色呈红色。

第6题:

破伤风杆菌的形态、染色及培养生化有哪些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1)本菌形态为细长,末端圆形的革蓝氏阳性杆菌,排列呈链状或单独存在,有鞭毛能运动,芽胞呈正圆形位于菌体1端,。直径较菌体大呈鼓糙状,此为本菌鉴定的主要特征之一。
(2)本菌为专性厌氧菌,亦可逐渐在需氧环境中丧失产生毒素的能力。菌落周围出现甲型溶血环。培养时间较长则变为乙型溶血环。生化反应不分解任何糖类,能液化明胶,产生硫化氢及靛基质,不能还原硝酸盐成亚硝酸盐。

第7题:

简述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的菌落形态及染色特性


正确答案:在血平板、SS和MC(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表面光滑的菌落,菌落边缘整齐。产H2S菌株在SS平板可形成中心黑褐色的菌落。革兰氏染色为革兰氏阴性的短杆菌。

第8题:

无芽胞厌氧菌的鉴定方法不包括

A.形态染色

B.培养特性

C.生化反应

D.血清学

E.气相色谱


正确答案:D

第9题:

简述白喉杆菌的形态及染色特性。


正确答案:白喉杆菌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约(1.5μm~4.0μm)×(0.5μm~1.0μm)大小。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形态常呈多样化,不运动、无荚膜,不产生芽胞。用Neisser染色,菌体黄褐色,颗粒呈紫黑色。Albert法染色,菌体蓝绿色,颗粒蓝黑色,由于菌体着色不均匀,而出现异染颗粒。异染颗粒是白喉杆菌形态学诊断的重要依据。

第10题: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形态与染色、培养特征如何?


正确答案: 1)形态与染色:革兰氏阳性球型菌,排列呈葡萄状。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致病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较小、约0.5~1um.,普通0.4~1.2um。
2)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特性:
1.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PH7.4;
2.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加少量葡萄糖或血液生长更旺盛;
3.耐盐性强,在含7.5~15%培养基中能生长;
4.在肉汤中是混浊生长,时间过长,有少量沉淀;
5.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可形成圆形,凸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不透明,直径1~2mm的菌落能产生黄色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