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知识竞赛

卫生部下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对托幼机构发生手足口病疫情停课建议是如何规定?

题目

卫生部下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对托幼机构发生手足口病疫情停课建议是如何规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学校、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指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A、5,2

B、3,2

C、2,2

D、10,5


参考答案: A

第2题:

()机构应当依法对托幼机构的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 A、卫生监督执法
  • B、食品药品卫生监督
  • C、疾病预防控制
  • D、妇幼保健机构

正确答案:A

第3题:

手足口病预防


参考答案:(一)健康教育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在政府领导下,与当地教育、宣传、广电等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利用12320公共卫生公益热线、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短信、宣传单/宣传画等多种方式,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使5岁以下儿童家长及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等了解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掌握最基本的预防措施,强调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环境卫生措施对于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动员托幼机构老师和管理人员、儿童家长成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主动参与者,形成群防群控。与重症或死亡病例发病前1周或发病后有共同生活、居住史的5岁以下儿童,要对其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儿童的密切观察,出现症状要及时就诊和治疗。(二)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为降低人群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减少聚集性病例,避免医院感染,各地要做好以散居儿童为主的重点人群和以托幼机构、医疗机构为主的重点场所的预防控制工作。1.散居儿童的预防控制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2)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喝生水及不吃生冷食物。(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5)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6)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2.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2)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3)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4)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5)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6)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7)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3.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1)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预检分诊,专辟诊室(台)接诊发热、出疹的病例。增加候诊及就诊等区域的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例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或更换使用一次性手套。(3)诊疗、护理手足口病病例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仪器、体温计及其他物品等要及时消毒。(4)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5)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第4题:

卫生部制定印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主要目的是?


正确答案: 为进一步加强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并规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

第5题:

针对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防治,你认为应该重视哪几方面?


正确答案: 1)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出现重症或者死亡病例,或一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的病例,班级停课10天,1周内10例以上或者三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停课10天。
2)教室和寝室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品、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定期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4)落实晨检,发现口足口病可疑患儿,立即送诊;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消毒处理;
5)积极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加强疫情报告。
6)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洁、消毒,清洁人员工作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清洁完毕后要立马洗手消毒。

第6题:

为降低人群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减少聚集性病例,卫生局决定对全县托幼机构开展一次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如果由你负责这个工作,你会怎么做?


答案:
解析:
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有助于提升各托幼机构对手足口病的病理、病因以及症状体征的了解,进而做好卫生保健及预防护理。作为此次宣传工作的负责人,我将重点从以下方面展开工作:
首先,通过上网学习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关信息,并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初步掌握本县托幼机构从业人员对该疾病的了解情况,做好整理以确定此次宣传工作的重难点。同时,成立工作小组,以座谈会的形式,集思广益确定宣传方案。
其次,邀请县卫生防疫专家在卫生局召开公益讲座,通过PPT演示、播放视频等形式,重点讲述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预防措施以及诊治方法等内容,同时邀请全县各托幼机构的负责人及骨干成员参加学习,并安排专人做好会场秩序的维持以及影像采集工作。
再次,由卫生局宣传工作小组牵头,邀请卫生防疫工作人员以及县医院医务工作人员深入各托幼机构现场为老师、家长及儿童讲解该疾病的防治知识,指导他们做好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
最后,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平台宣传手足口病的防治措施,并在各托幼机构门口悬挂横幅,以提高相关人士的重视程度。整个活动结束后,做好跟踪回访工作,了解本次宣传活动的效果,及时整理归档,形成文字材料向领导汇报。

第7题:

托幼机构、中小学如何做好手足口病防制工作?


正确答案: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日常要做好晨、午检工作,一旦发现疑似手足口病患儿,要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通知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园要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注意家庭及个人卫生,记住十五字诀: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第8题:

试述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措施。


正确答案: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措施如下:(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4)每天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用漂白粉等进行擦拭消毒。(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6)每天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第9题: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

  • A、做好儿童个人卫生
  • B、做好家庭卫生
  • C、做好托幼机构的卫生
  •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为预防手足口病可用去垢剂进行表面消毒。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