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知识竞赛

“标准草书”的创立者是谁?他在书法艺术上有哪些成就?

题目

“标准草书”的创立者是谁?他在书法艺术上有哪些成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少先队的创立者是谁?


正确答案: 中国共产党

第2题:

标准草书为谁所倡创?其特点如何?


正确答案:标准草书为近代书法大家于右任先生倡导、并主持创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在上海主持成立了草书社,集合海内专家,根据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四个原则,搜集整理古今草书精华,制订推广“标准草书”,以便后学。于右任先生认为,标准草书是有别于章草、今草、狂草的第四种草书。

第3题:

王铎在以下哪些书法领域的建树成就甚高( )。

A、隶书

B、篆书

C、行书

D、草书

E、楷书


正确答案:ABCDE

第4题: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他的书风对后世书法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


正确答案: 王羲之的草书,是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今草体势中使用了许多章草用笔,字形趋横势,转折多方笔,中锋、侧锋并用,质朴与研美并存。王羲之书法中对后人影响最大的是行书。王羲之成熟的行书代表作有兰亭序、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
王羲之的书法,表现了东晋文人的精神面貌,完成了魏晋时期书法史上的一次最重大的变革,将书法艺术推向历史的高峰,成为后世文人书法取之不尽的源泉。
王羲之之后的百年间,成为影响南朝的书法的主角之一。并逐渐侵染北朝。初唐的欧虞褚薛的楷书均从王羲之真书中出,到颜真卿临王羲之出,转妍为质。行书一脉,王羲之的行草书原就蕴含着平正和倚侧两个方向,以后成为帖学两大派系的策源地。草书一脉,从王献之到中唐张旭、怀素,将其纵逸一路向前推进,在中唐卷起狂草之波澜。

第5题:

汉代是书法艺术成熟的时期,隶书定型,草书、行书、楷书应运而生,终于形成()的辉煌局面。


正确答案:“隶书盛行、诸体皆备”

第6题:

著名章草法帖《月仪帖》的作者是谁?他的书法成就如何?


正确答案:是索靖。索靖,三国蜀汉后主延熙二年生,晋惠帝太安二年卒(公元二三九——三○三年)。敦煌人,字幼安,是草书大家张芝姐姐的孙子,曾为征西司马,人称索征西。善草书八分,尤精章草。其书出入韦诞,与尚书令卫瓘齐名。索靖章草,极为后世注重。历代书论,曾以大量玄神幽妙、振人心弦的语言,评赞其章草。如梁武帝萧衍称誉索靖书法“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张怀瓘将其章草列为神品,八分、草书列为妙品,并评论其书云:“有若山形中裂,水势悬流,雪岭孤松,冰河危石,其坚劲则古今不逮。”认为他的书法雄劲刚勇的气势超过了其舅祖张芝。历代学其书者如云,且多成为大家。如唐朝欧阳询,已成著名的书法家之后,路见索靖书碑,竟卧地观碑,三日不忍离去。晋王廙曾得到索靖的一幅法帖,在突遭兵乱的情况下,缝到衣襟里面才渡江逃命。索靖对自己的书法亦非常看重,认为自己的书势如“银钩虿尾”。其传世书迹颇多,除《月仪帖》外还有《七月帖》、《出师颂》、《急就章篇》、《毋丘兴碑》等。他还著有书论《草书状》,全文载入《晋书·索靖传》流传至今。

第7题:

李嘉图在价值理论上有哪些成就与缺陷?


正确答案: 成就:
(1)他继亚当.斯密之后,更为科学地区分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即效用,绝不能作为估计价值的尺度。
(2)以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个劳动时间必须是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任何一种生产商品时的劳动耗费。明确提出只有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是李嘉图价值理论上的一大长处。
(3)李嘉图在坚持劳动价值论中还纠正了斯密在价值理论上的错误。a,批判斯密混淆了生产某一件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和该商品能够购买到的劳动量。b,批判了斯密以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错误理论。
缺陷:
(1)把商品生产看做是永恒的,所以只注意价值量的研究,忽视对价值质的研究。
(2)李嘉图在价值理论方面还遇到了两大难关,即李嘉图体系的两大矛盾,最终导致了李嘉图体系的崩溃。A.第一个难关就是价值规律与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李嘉图不能在等价交换规律的基础上说明利润的来源,不能说明资本与劳动交换如何与价值规律相一致。这是因为李嘉图把资本与劳动的交换看做例外现象是错误的。B.第二个难关是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换句话说,就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与价值规律的矛盾。这是因为李嘉图混同了价值与生产价格,他不了解在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有了改变,价值已转化为生产价格,市场价格是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的。李嘉图由于缺乏科学的生产价格理论,跳过必要的中间环节,以致不能解决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

第8题:

中国书法艺术的五大书体是 ( ) A.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正楷 B.大篆、钟鼎文、楷书、行书、草书 C.甲骨文、隶书、楷书、小革、狂草 D.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正确答案:D

第9题:

标准草书的创立者是于(),他被誉为“近代书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另外二位为王羲之、颜真卿)。


正确答案:右任

第10题:

所谓“二拍”?它们的编纂者是谁?它们在思想上与艺术上有何成就?


正确答案: “二拍”是《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简称,每集四十篇,共八十篇。其中《大姊魂游完宿愿》在《初刻》和《二刻》中相重复,《二刻》卷末的一篇是《宋公明闹元宵》杂剧,不当计入,实为七十八篇。编纂者是冯梦龙的同时人淩濛初。作品的故事来源大部分均取自前人说部、笔记、戏曲。但到作者手中,往往把不过寥寥数十字的故事敷衍成篇幅可观的短篇小说。其中一小部分可能是他本人的直接创作。
“二拍”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比“三言”略逊一筹。但不可否认,它还是有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二拍”故事所触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反映商人经商活动的题材占据着显著的地位。为《转运反遇巧洞庭红》反映了中世纪一些商人热心于海外冒险经商活动,同时也反映了当代商人对于开放“海禁”的愿望和要求。还有的作品客观地反映了商人本身对经商亦是职业的优越感,甚至连不是行商的马少卿都说“经商善业,不是贱流”(《赠芝麻识破假形》)有的则从经营手段描述当时一些商人如何选择致富捷径,或囤积居奇,操纵市场;或重利盘剥,追求高利;或开设当铺,牟取暴利,这一些描写,都使我们看到了明中叶前后商业的发展趋势和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其次,不少篇章总是把中小商人、小手工业者、艺人、妓女、贫苦知识分子作为主人公,细致地表现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反映出一种新的思想意识已经开始占领社会的主要阵地。在描写男女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的题材的篇章中,比“三言”进了一步的是主张男女爱情专一、平等与自由。正如《满少卿饥附饱飏》中入话所说:“却又有一件,天下事有好些不平的所在。假如男人死了,女人再嫁,便道是失了节,玷了名、污了身子,是个行不得的事,万口訾议,及至男人家丧了妻子,却又凭他续弦再娶,置买婢妾……并没人道他薄幸负心,做一篇说话。”这都看出中世纪市民思想的抬头,特别是反映了在封建礼教牢笼中生活的妇女们思想上的新变化。她们中有人已再不信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教条,也有人敢于开始抵制包办婚姻。这是市民意识中反对封建理学在爱情问题上的表现。此外,“二拍”也真实地暴露了当时的官场吏治腐败的现象和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困苦的情况,作者在小说中大胆指出“官人和贼不争多”的实质,对无辜市民遭受敲诈勒索和受迫害深表同情,另外,“二拍”中反映了明代反道学、反朱熹的客观现实。如《硬勘案大儒争闲气》就是借贬抑历史人物朱熹,来针对封建统治者提倡程朱理学的一种反抗,这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观点。
在艺术上,“二拍”具备“拟话本”的一般特点,如故事完整、结构层次分明、语言通俗流畅等。由于作者曾在官场生活过,熟悉官宦活动情况,同时又多涉足市闾,故对官场市井中的事多所了解,使得他在写作公案一类和表现世态人情的故事情节的作品时,尽管情节曲折离奇,大都给人以真实感,看出作者善于抓住有关人物的个性特点,并且同当代的气息与社会思潮关联,使一些作品具有现实性与时代感。不过,也必须指出,“二拍”中的糟粕还是较多的。作者常常为了迎合市民的消极思想和低级趣味,单纯追求离奇情节,使不少作品充满因果报应、善恶循坏的宿命论思想色彩,当中猥亵淫秽的色情描绘尤为严重,封建说教气味也不少,这无疑给作品添上极为严重的消极因素,贻害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