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知识竞赛

简述1989年保值公债发行的基本情况。

题目

简述1989年保值公债发行的基本情况。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989年保值公债计划发行120亿元,实际发行126.11亿元;期限为3年;按票面金额不同分为20元、50元100元和5000元四个品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公债分为固定利率公债、市场利率公债和保值公债,其划分依据是()。

A.以公债发行的区域为标准
B.以利率情况为标准
C.按照借款的方法不同
D.以债券是否流通为标准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公债的分类。按照利率情况为标准,可以将公债分为固定利率公债、市场利率公债和保值公债。

第2题:

简述“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发行的基本情况。


正确答案:为支援人民解放战争,迅速统一全国,有利安定民生,走上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道路,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决定》。折实公债的募集及还本付息,均以实物为计算标准,其单位定名为“分”,每分所含实物为大米或小米、面粉和煤炭若干斤、白布若干尺。上述实物的价格以上海、天津等六城市的批发价,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上述计算方法,按期公布每分的折合金额,并以此作为收付债款的标准。折实公债计划发行两期,总额为二万万分,年息五厘,分五年五次还清。第一期折实公债发行额为一万万分,于1950年1月至3月发行完毕;第二期折实公债因国家财经状况已基本好转,没有发行。

第3题:

简述公债发行的条件。


参考答案:

公债发行条件是指国家对所发行公债及其与发行有关诸多方面以法律形式所作的明确规定。发行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债品种、公债发行权限、公债发行对象、公债发行数额、公债券票面金额、公债发行价格、利息率、对公债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规定等。


第4题:

简述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发行的基本情况。


正确答案:新中国建立以后,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加速国家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发行时间为1954-1958年,以人民币作计价单位。截止1958年底,共发行35.39亿元。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发行时间均为当年1月,10月1日起计息,年息4厘。还本付息的方式是,自发行后的第二年开始,每年付息并按发行额的一定比例根据抽签结果还本。其中1954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本金分8年,作8次偿还;1955-1958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本金分作10年,作10次偿还。

第5题:

我国80年代以来发行过的国债品种有( )。

  • A、重点建设债券
  • B、国家建设债券
  • C、保值公债
  • D、特种国债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是在公债发行时已确定利率基数,但为避免物价上涨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公债利率还将随市场的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上浮。

A.固定利率公债
B.市场利率公债
C.保值公债
D.浮动利率公债

答案:C
解析:
保值公债是在公债发行时已确定利率基数,但为避免物价上涨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公债利率还将随市场的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上浮。

第7题:

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发行的国债是()。

  • A、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 B、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 C、保值公债
  • D、特种国债

正确答案:B

第8题:

50年代,我国曾经发行过( )。

A、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B、保值公债

C、特种公债

D、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正确答案:AD

第9题:

1981年以来,我国发行的国债品种有()。

  • A、国库券
  • B、财政债券
  • C、国家重点建设债券
  • D、保值公债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简述无记名国债发行的基本情况。


正确答案: 90年代中期以后,为便于宣传和管理,主管部门对各类国债名称进行了规范,印有固定面额、实行不记名销售的国库券更名为无记名国债。
无记名国债在1981—1997年发行,17年间共发行21个品种,累计发行数量达3024.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