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知识竞赛

钻(挖)孔桩钢筋笼施工中,钢筋笼的安装包括钢筋笼的搬运、()和吊放埋设过程。

题目

钻(挖)孔桩钢筋笼施工中,钢筋笼的安装包括钢筋笼的搬运、()和吊放埋设过程。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吊装就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人工挖孔桩是由人力挖掘成孔,放入钢筋笼,最后浇筑混凝土而成的桩。

判断对错


参考答案:(√)

第2题:

关于旋挖桩的湿作业成孔施工工序,正确的说法是( )。

A.成孔→清孔→埋设护筒→制备泥浆→制安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B.制备泥浆→成孔→清孔→埋设护筒→制安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C.制备泥浆→成孔→埋设护筒→清孔→制安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D.埋设护筒→制备泥浆→成孔→清孔→制安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旋挖桩成孔。
【选项分析】钻(冲)孔灌注桩和旋挖桩的湿作业成孔有以下施工工序:埋设护筒→制备泥浆→成孔→清孔→制安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第3题:

钢筋笼运输及安装,对于钢筋笼长度大于8m和单节长度大于9m的钢筋笼,吊装时的吊点不宜小于()个。

A、5个

B、4个

C、6个

D、3个


参考答案:B

第4题:

某工地,当人工挖孔桩的孔挖完以后,在地面绑扎钢筋笼,清晨上班不久,开始往已挖好的孔中,安放钢筋笼。当第一个6m高钢筋笼被8个民工抬起,搬到孔洞的边上,准备放下去的时候,在南边角上的一个民工脚下踩空失稳,刚往下弯腰,钢筋笼随着向南倾倒,倒在了离孔洞边沿2.5m处的4m高的外电线路上,抬钢筋笼的8个民工中除一人幸免外,7人死亡。请判断事故原因。用人工抬放6m高的钢筋笼的方案是不安全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某工地,当人工挖孔桩的孔挖完以后,在地面绑扎钢筋笼,清晨上班不久,开始往已挖好的孔中,安放钢筋笼。当第一个6m高钢筋笼被8个民工抬起,搬到孔洞的边上,准备放下去的时候,在南边角上的一个民工脚下踩空失稳,刚往下弯腰,钢筋笼随着向南倾倒,倒在了离孔洞边沿2.5m处的4m高的外电线路上,抬钢筋笼的8个民工中除一人幸免外,7人死亡。请判断事故原因。施工现场缺少安全监督管理,发现隐患,不能排除。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关于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流程,说法正确的是( )。

A.安装钢筋笼—安装导管—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起拔导管—桩头混凝土养护
B.安装导管—安装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桩头混凝土养护—起拔导管
C.安装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起拔导管—桩头混凝土养护
D.安装钢筋笼—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桩头混凝土养护

答案:A
解析:

第7题:

挖(钻)孔桩施工钢筋笼保护层的设置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钢筋笼保护层厚度应按设计图纸设置。一般非上下混凝土灌注桩的主筋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30mm,上下砼灌注桩不小于50mm,设置保护层的方法有:
(1)在钢筋笼上焊接(或铁丝绑扎)预制混凝土垫块。一般为15×20×80(mm)或30×50×50(mm),一般在钢筋笼长度方向每隔2m对称地设置4块或每节钢筋笼分上、中、下三个部位以120°设置垫块。
(2)钢筋笼上设导正筋:导正筋应分段等距设置在钢筋笼的外周,段距以2~3m为宜,每段设置数不应小于3个。
(3)垫管(空心导正杆):它是将短管焊在主筋上以控制保护层厚度,短管厚度视保护层的厚度要求而定,设在同一平面的垫管一般不小于3根。

第8题:

后植入钢筋笼灌注桩施工中是先浇筑混凝土,后植入钢筋笼,在植入钢筋笼的过程中需一直不停的震动钢筋笼。()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对

第9题:

某工地,当人工挖孔桩的孔挖完以后,在地面绑扎钢筋笼,清晨上班不久,开始往已挖好的孔中,安放钢筋笼。当第一个6m高钢筋笼被8个民工抬起,搬到孔洞的边上,准备放下去的时候,在南边角上的一个民工脚下踩空失稳,刚往下弯腰,钢筋笼随着向南倾倒,倒在了离孔洞边沿2.5m处的4m高的外电线路上,抬钢筋笼的8个民工中除一人幸免外,7人死亡。请判断事故原因。往深孔洞中放钢筋笼时,没有具体的施工方案,用人工抬放时没设专人监护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旋挖成孔应力分散型预应力抗拔桩成桩方法步骤不包括以下哪个步骤()。

  • A、旋挖钻机成孔
  • B、之后吊入钢筋-钢绞线笼,钢筋笼过长时需分为几段,在孔口焊接或直螺纹连接
  • C、灌注混凝土成桩
  • D、小应变和声波透射法检测桩的完整性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