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人们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的()A、能量与营养级的关系B、能量与个体大小的关系C、能量与个体数量的关系D、能量与生物代谢类型的关系

题目

人们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的()

  • A、能量与营养级的关系
  • B、能量与个体大小的关系
  • C、能量与个体数量的关系
  • D、能量与生物代谢类型的关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最终目的是()。

A.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效率

B.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

C.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

D.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参考答案:D

第2题:

能量金字塔是指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___________所同化的能量。


正确答案:
营养级

第3题: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生物量结构呈( )形。

A椭圆

B正金字塔

C长条

D倒金字塔


参考答案:D

第4题:

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

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做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  )。

①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②生态系统的能量③该生态系统中乙与丙④该生态系统中除去甲和丁后,金字塔示意图可能的关系示意图乙与丙可能的关系示意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
因为能量传递是逐级递减的,戊能量最多,是第一营养级。据能量传递效率乙和丙应是同一营养级.是第二营养级,甲是第三营养级,丁是第四营养级,故①错误,②正确;③是捕食关系的图,乙与丙在同一营养级.均以戊为食,因而二者不能为捕食关系,可能为竞争关系,故⑧错误;若除去甲和丁,乙、丙失去了天敌.乙和丙的竞争加强,于是可能会出现④的结果,④正确。因此选A。

第5题:

图6表示某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率不足10%
B.该生态系统的全部食肉动物构成一个种群
C.该生态系统的浮游生物和食草动物构成群落
D.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彼此独立

答案:A
解析:
图中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分别是36629千焦/米2/年、2491千焦/米2/年、200千焦/米2/年.所以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491÷36629=6.8%,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餐传递效率为200÷2491=8%,A正确。此水生生态系统中全部的食肉动物包括多个物种,形成多个种群,而不是一个种群,B错误。群落为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该生态系统除了浮游生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外还有微生物等,C错误。生态系统的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而能量则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二者同时进行,不可分割,D错误。

第6题:

下列有关能量金字塔的说法有误的是( )

A.能量金字塔是指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B.能量金字塔较直观地表明了营养级之间的依赖关系

C.能量金字塔受个体大小、组成成分和代谢速率的影响

D.能量金字塔可以较准确地说明能量传递的效率和系统的功能特点


正确答案:C

第7题:

城市生态系统中,_______位于生物能量金字塔的顶端。

A.植物

B.动物

C.食肉动物

D.城市居民


正确答案:A

第8题: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能量在各营养级间分布呈( )。

A.柱型

B.金字塔型

C.倒金字塔型

D.三角型


参考答案:C

第9题:

材料: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前一节生态系统概念、范围、结构的基础上,先给出一个十分有趣的素材“问题探讨”——假设你像鲁滨逊那样流落一个荒岛上,除了饮用水、一只母鸡,15 kg玉米,没有其他的任何食物。讨论: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之后。教学内容聚焦在怎样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什么是能量流动金字塔这三个问题的学习上。其中,介绍了林德曼的研究,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这节内容是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设计的。高中学生已学习了“存储能量的物质”“能量代谢”等内容,建立了能量、能量传递、能量守恒等一些基本概念,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这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
(1)该材料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内容分析 (10分)
(2)上述材料遵循了哪些教学内容分析的原则 (15分)


答案:
解析:
(1)①分析教材内容的知识类型;
②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及本单元内容的特点:
③分析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④分析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
⑤分析编排局部内容的教学范围和顺序并初步构想局部内容的教学思路及其知识框架。
(2)①研读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基础,它是师生完成教与学双边活动必不可少的媒体。教材是静态的,是不能开口说话的,有时只能呈现“结果”。教师不是要简单地将这些静态的结果“教”给学生,而是要将这一“结果”变化为可以使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的过程.而这一变化过程的实现就需要我们去“研读教材”。研读教材是备好课的基础和核心环节,同时也是教师上好课的必要前提。作为一名教师要轻松自然地上好每一堂课,首先要做的就是吃透教材,很好地领会教材的内涵,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只有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才能驾驭自由。
②把握教材
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内容为依倨,在内容的选择上重视了知识的实用性;在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在呈现形式上丰富多彩,体现了形成与应用过程,内容设计突出知识间的联系与综合,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研究教材时要把握教材的特点,才能准确的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教材的内容。
③拓展教材
我们可以充分开发利用教材内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可是有时教材内容需要其他东西为它增添色彩。
因此拓展教材就非常重要了,根据不同的内容适当的选择拓展教材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所以一节课中能更好地集中精力,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第10题:

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

A.能量与营养级
B.能量与个体大小
C.能量与个体数量
D.能量与生物代谢类型

答案:A
解析:
由于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的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叫做能量金字塔。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因此能量金字塔常用来说明能量与营养级之间的关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