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出现这一现象的朝代是:()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题目

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出现这一现象的朝代是:()

  • A、汉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朝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右图所示,该书记载:“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瑁,始乃一通焉。&r

右图所示,该书记载: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瑁,始乃一通焉。”但罗马帝国的史书及其他西方史书中都没有记载此事。下列推断中最符合逻辑的解释是()


参考答案:C

第2题:

据我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为冀、青二州之城。春秋战国时,燕置( )两郡。

A.辽北
B.辽南
C.辽东
D.辽西
E.右北平

答案:C,D
解析:

第3题:

以下属于宋代官员名称的是()。

A.州牧

B.知府

C.知州

D.通判

E.提点刑狱


参考答案:BCDE

第4题:

以下属于宋代官员名称的是()

  • A、州牧
  • B、知府
  • C、知州
  • D、通判
  • E、提点刑狱

正确答案:B,C,D,E

第5题:

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西汉与北宋设置的官职分别是( )
①御史大夫②刺史③知州④通判⑤参知政亊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③⑤

答案:B
解析:
武帝元封初,废诱郡监察御史。继之,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剌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巡行郡县,以“六条”问事。宋初,武将解除兵权之后,以朝臣身份出守州郡,为了防止州郡官尾大不掉,在州郡设通判,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并负贵监督官员。

第6题:

史书载:“我朝以儒立国,故命宰相读书,用儒臣典狱,以文臣知州,卒成一代文明之治。”
引文中的“我朝”指的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B
解析:
宋朝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建立起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削弱武将势力,重用文臣,形成“重文轻武”的局面。因此本题选B。

第7题:

宋代为监督地方官设立( )。

A.知州
B.郡守
C.通判
D.刺史

答案:C
解析:
宋代为监督地方官设立通判。

第8题:

宋代为造成正副职之间的相互监督和牵制,在府、州一级设立的副职是()。

A.知府事

B.知州事

C.提举常平司

D.通判


参考答案:D

第9题:

简述宋代知府、知州与通判的工作对应关系。


正确答案: 路以上的地方机构为州(府、军、监),直属朝廷。长官为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因属差遣官,按例带京朝官衔。知州(全称"权知某州军州事"),知府均用文人担任。一般地区设州;都城,要地或皇帝即位前居住过或任过职的州称府,地位略高于一般的州;军多设在军事要地或偏远之地;监多设在矿区。知州之外,另设通判(全称"通判州军事")一至二人,通判是一很特殊的官职,既非副知州,也不是知州的下属,有权和知州共同处理一州事务,各州公文只有经过知州和通判共同签署后才有效。通判还有权监察知州以下各官,西北又称之为"监州"。

第10题:

黄宗羲在《原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二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下列制度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 ①中外朝制度②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③二府三司制④元朝的行省制

  • A、①②④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②③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