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材料一: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 ——古罗马的《民法大全》 材料二: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美利坚合

题目

材料一: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 ——古罗马的《民法大全》 材料二: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三:第十一条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 )。

A.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B.10 年 C.15 年 D.10 年以上15 年以下


正确答案:B

第2题:

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二者的最大差别是(  )。

A.对犯罪的惩处力度
B.法律规定的立足点
C.立法的完整全面性
D.打击犯罪的效果

答案:B
解析:
前者注重刑罚在打击犯罪中的重要性,强调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后者是疑罪从无,出发点在于维护人权;由此判断,两者的最大区别是法律规定的立足点不同。

第3题: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 )。

A.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B.10年

C.15年

D.10年以上15年以下


正确答案:B

第4题: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 A、强调证据
  • B、纵容犯罪
  • C、重罪轻罚
  • D、维护贵族利益

正确答案:A

第5题:

材料一: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 ——古罗马的《民法大全》 材料二: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三:第十一条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近代美国和德国的政体各有何显著特点?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美国强调“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德国名为君主立宪,实为君主专制;
原因: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以独立战争的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德国统一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第6题:

当前我国罪犯构成从判刑特征看,有明显增多趋势的是( )。

A.重刑犯、被判刑三次以上的罪犯

B.轻刑犯、被判刑两次以上的罪犯

C.重刑犯、被判刑两次以上的罪犯

D.轻刑犯、被判刑三次以上的罪犯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当前我国罪犯构成的特点。从判刑特征看,重刑犯(原判1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被判刑两次以上的罪犯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第7题:

禁止安排罪犯加班劳动。()、()及入监不满二年(原判刑期五年以下,入监不满一年)的罪犯不得安排零星(零散)加班和夜间劳动。


正确答案:重点罪犯;严管级罪犯

第8题: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减刑以后,实行执行的刑期不能不于()。

A.五年

B.十年

C.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D.十五年


参考答案:C

第9题: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罗马法()

  • A、主张无证据不定罪
  • B、主张重罪轻罚
  • C、还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
  • D、维护贵族利益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减刑的限度为()。

  • A、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
  • B、判处管制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2/3
  • C、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
  • D、对于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减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后又被减刑的,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12年(不含死缓期二年)

正确答案:A,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