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民间经济文化友好交流B、使明朝获得良好经济效益C、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D、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

题目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种民间经济文化友好交流
  • B、使明朝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 C、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
  • D、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明成祖登基后曾派郑和出使西洋以加强同海外的联系,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说法正确的是( )。

A.郑和七次下西洋发生于16世纪初
B.郑和下西洋最远曾抵达地中海
C.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晚
D.郑和的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

答案:D
解析:
郑和七次下西洋发生于14世纪初,郑和下西洋最远没有到达地中海,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
,D项正确。故本题选择D。

第2题: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最远到达的地方是:

A、美洲
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
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第3题:

从1405年起,明成祖派遣()前后七次航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创造了航海史上的壮举。

A.郑和

B.利玛窦

C.张骞

D.僧一行


答案:A
解析: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

第4题:

下列对郑和下西洋的评论中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 B、比欧洲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 C、加强了中国和亚非拉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 D、我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正确答案:C

第5题:

公元1405——1433年,明代航海家()先后七次下西洋,书写了世界航海史上壮丽的一笔。

  • A、明成祖
  • B、甘英
  • C、杜环
  • D、郑和

正确答案:D

第6题:

以下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

A.发生在明成祖时期
B.当时的西洋是指今天的大西洋
C.先后7次航海,到达了30多个国家
D.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纪录

答案:B
解析:
B项的表述错误。因为明朝时期的西洋是指今天文莱以西的南洋和印度洋沿岸一带,并非指今天的大西洋。当时郑和船队所到的30多个国家,也都是亚洲和非洲的国家。但是,这已经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创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要早半个多世纪。本题其他三项的叙述全部符合历史事实。

第7题:

以下关于郑和下西洋说法错误的是?()

  • A、郑和有可能比哥伦布更早地发现美洲大陆。
  • B、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没有发生过任何战事。
  • C、郑和曾七次下西洋。
  • D、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1405年。

正确答案:B

第8题:

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


参考答案:

时间1405-1431:1492-1502、出航次数7:4、随行人数规:27000:88-1500、船只数量、船只型号、到达范围非洲东海岸—美洲。船队性质私人与皇帝特遣,经费来源国库与集资赞助,规模大小,目的宣扬国威与寻金梦,扮演角色外交使团与殖民者通商者,手段亲和与殖民侵略,结果造福亚非无经济效益对明王朝造成严重负担;祸殃美洲,开辟新航路引发价格革命和货币革命、西方资本主义发展。


第9题:

郑和“大航海”下西洋比哥伦布“大航海”如何?


正确答案: 郑和下西洋开始与1405年,哥伦布开始于1492年;郑和下西洋每次船只多达300只,27000多人,哥伦布船只只有3只,87人;郑和船队到达东南亚、南亚、中亚及非洲地区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印第安人地区;郑和传达的是中华文明、和平友好,哥伦布带去的是西方对印第安人地区的殖民。

第10题:

郑和船队在下西洋时绘制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幅真正科学的海图。

  • A、《郑和航海图》
  • B、《三宝航海图》
  • C、《郑和下西洋图》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