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据《礼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文中的“豆”是指古代盛食器具。上文记载的现象发生在:()A、商代B、西周C、战国D、秦朝

题目

据《礼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文中的“豆”是指古代盛食器具。上文记载的现象发生在:()

  • A、商代
  • B、西周
  • C、战国
  • D、秦朝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周人对祭祀的庙数所作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子七庙

B、诸侯六庙

C、大夫五庙

D、士四庙


参考答案:A

第2题:

《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2003年3月17日,中国新闻报道了在河南洛阳发现了东周时期王陵遗址的消息,而对确立这些重要遗存属于东周王室的重要证据之一,便是六马之驾,考古者称之“天子驾六”。关于“天子驾六”的发掘出土,其史学价值在于()。

  • A、体现了周天子的“神权”特征
  • B、修正了《逸礼•王度记》中的错误之处
  • C、有助于考证周朝实行的礼乐制度
  • D、证明周天子与贵族在权力上的矛盾尖锐

正确答案:C

第3题:

“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以上文献中,数字之后对应的量词是()。

A、个

B、排

C、列

D、佾


答案:D

解析:八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


第4题:

《左传·昭公七年》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该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 B、中央集权制
  • C、井田制
  • D、礼乐制

正确答案:A

第5题:

据《礼记·内则》,几岁要学会礼让?()

  • A、六岁
  • B、七岁
  • C、八岁
  • D、九岁

正确答案:A

第6题:

(一)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

《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孔颖达疏:“礼不下庶人者,谓庶人贫无物为礼”;“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条不设大夫犯罪之目也”,“非谓都不刑其身也,其有罪则以八议议其轻重耳。”


答案:
解析:
(1)这段文字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礼与刑的适用及其关系问题。
(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礼仪规范不适用于庶人,如何处刑不适用于大夫及大夫以上的贵族。孔颖达解释道:礼仪规范不适用于庶人,因为贫贱的庶人没有贵族能够享受的礼仪;如何处刑不适用于大夫及大夫以上的贵族,因为制定的五刑中科条三千没有设定有关大夫的犯罪,并不是说大夫及大夫以上的人犯罪不处刑,只不过犯罪后根据八议来确定其罪行的轻重罢了。
(3)所谓“礼不下庶人”,首先,制定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整社会的宗法等级秩序,不同的社会关系适用不同的礼进行调整,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适用不同等级的礼;各级贵族享有的礼,庶民百姓不得享用。其次,各级贵族的活动主要靠礼进行规范,而庶人之类的普通民众则用刑罚来威慑。由于礼本身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因此,“礼不下庶人”绝不是说礼的规范对庶人没有约束力。所谓“刑不上大夫”,首先,刑罚的制定主要不是针对大夫以上各级贵族,而是为了防范庶人以下的平民百姓。其次,不同社会等级的人实行同罪异罚,大夫以上各级贵族违法犯罪,一般不适用于普通平民百姓使用的刑罚。所以,大夫以上贵族犯罪不适用一般刑罚,而并非一律不使用刑罚。当然贵族作为特权阶层在使用刑罚时,适用“八议”之法,实行临时决议减免,这体现了特权法的性质。
(4)“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不仅是西周“礼治”的特点,也是指导西周立法、司法的重要原则。

第7题:

古有“天子驾六”的说法。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①西周推行的宗法等级关系②西周推行嫡长子继承制③西周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④西周有着严格的礼乐定制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正确答案:B

第8题:

《礼记·礼运》记载:“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文中的“制度”是指()。

A.礼仪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井田制


答案:C

第9题:

《汉书》载:“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这次改革()

  • A、废除了分封制度
  • B、削弱了封国势力
  • C、体现了儒学独尊
  • D、改行三省六部制

正确答案:B

第10题:

《礼记·曲理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种规定的不同反映的是()

  • A、宗法等级制
  • B、皇权专制
  • C、中央集权制
  • D、分封制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