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题目

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长征途中,毛泽东作了著名的七律《长征》,请答出全部内容?


正确答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2题: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请问“长征”一词出自哪位伟人?()

  • A、毛泽东
  • B、朱德
  • C、彭德怀

正确答案:B

第3题: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意义重大,毛泽东在其著作中称赞:“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包括()。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B、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C、扩充了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
  • D、铸就了长征精神

正确答案:A,B,D

第4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列有关红军长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征的原因是红军主动放弃根据地,要在运动中打败国民党军队
  • B、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C、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 D、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正确答案:A

第5题:

写出《七律•长征》(现代·毛泽东)原文及其释义。


正确答案: 【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蜿蜒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细浪的细流,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它们如小泥丸一般。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第6题:

毛泽东《长征》“大渡桥横铁索寒”红军所渡的桥是指()。


正确答案:泸定桥

第7题: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写道:“大渡桥横铁索寒”描写的是哪座桥?


正确答案:“大渡桥横铁索寒”描写的是泸定桥。

第8题:

诗词()是毛泽东在中央红军胜利完成了长征后,行至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时写的。

  • A、《七律•长征》

正确答案:C

第9题:

()第一次把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

  • A、张国焘
  • B、朱德
  • C、周恩来
  • D、毛泽东

正确答案:D

第10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的()、()和福建的()、()等地出发,开始长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的()、()地区,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正确答案:瑞金;雩都;长汀;宁化;会宁;静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