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建议兴太学,正式弟子五十名,又增设无定额的旁听生,由郡国选择“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少年充当。正式弟子和旁听生均每年考试一次,合格的按等第任用。这表明当时()A、儒家思想发展成为官方哲学B、官员选拔标准更侧重考试成绩C、学校教育与用人选官相结合D、打破了贵族子弟世代为官局面

题目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建议兴太学,正式弟子五十名,又增设无定额的旁听生,由郡国选择“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少年充当。正式弟子和旁听生均每年考试一次,合格的按等第任用。这表明当时()

  • A、儒家思想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 B、官员选拔标准更侧重考试成绩
  • C、学校教育与用人选官相结合
  • D、打破了贵族子弟世代为官局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


参考答案:太学的建立

第2题:

向汉武帝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儒家学者是()。


A.贾谊

B.晁错

C.董仲舒

D.主父偃

答案:C
解析: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城外设立太学,从地方官僚子弟中选拔人才到太学学习,以五经博士教授。贾谊、晁错分别生活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与题干的汉武帝时期不符,排除A、B两项;汉武帝采取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与题干的“兴太学”无关,排除D项。

第3题:

( )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建立。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正确答案:D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建立。

第4题: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从大儒董仲舒之请,创立太学,设置()博士,为中国古代最高学府。

  • A、七经
  • B、九经
  • C、十三经
  • D、五经

正确答案:D

第5题: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的正式设立。
太学

第6题:

董仲舒对汉武帝提出的重要建议,后来成为政府施行的三大文教政策,它们是()。

A.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B.兴太学以养士

C.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D.创建地方官学

E.允许私学


参考答案:A, B, C

第7题: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儒生的建议,设立中央官学的最高学府是( )。

A.私学
B.辟雍
C.泮宫
D.太学

答案:D
解析:

第8题: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自此()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正确答案:儒家思想

第9题:

关于太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学习内容为儒学五经
  • B、为官僚贵族所垄断
  • C、使儒学地位大大提高
  • D、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而兴办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教授五经,使儒学获得了独尊地位。()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