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思想品德

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8)关于“醉驾入刑”的规定正式实施。5月25日,在舆论“围观”下,某县交警大队收回对该县一副局长“因公醉驾”的行政处罚,改以提起公诉。 这一案例说明()。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舆论监督是司法公正的根本保证 ③依法治国必须崇尚法律的权威 ④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管理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题目

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8)关于“醉驾入刑”的规定正式实施。5月25日,在舆论“围观”下,某县交警大队收回对该县一副局长“因公醉驾”的行政处罚,改以提起公诉。 这一案例说明()。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舆论监督是司法公正的根本保证 ③依法治国必须崇尚法律的权威 ④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管理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数据表明,自“酒驾”入刑以来,由于“酒驾”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已经下降了40%。因此,刑罚比思想教育在塑造人们的行为方面更有效。

以下信息如果为真,能够最有效反驳上述结论的是( )。

A部分因“酒驾”被判刑的人员在获释后依然还有“酒驾”行为
B大部分民众表示自己由于考虑到“酒驾”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而放弃了“酒驾”行为
C自“酒驾”入刑以来,因“酒驾”而导致的严重交通事故并没有明显减少
D自“酒驾”入刑以来,社会各界均加大了对“酒驾”严重后果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削弱题型。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刑罚比思想教育在塑造人们的行为方面更有效。

论据:自“酒驾”入刑以来,由于“酒驾”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已经下降了40%。

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

论点和论据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需削弱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强调酒驾判刑人员的个人行为,C项强调严重交通事故,均与整体交通事故率是否下降无关,属于无关选项;

B项大部分民众因为刑罚的作用而放弃酒驾行为,直接加强了论点;

D项酒驾入刑带动社会对“酒驾”严重后果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这就说明刑罚并不比思想教育更有效,后者同样起到了积极作用,直接削弱论点。

故正确答案为D。

第2题:

下列与法律解释相关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李某将其仇人坟墓掘开并将骨头扔掉,其认为白骨不属于尸体,否认其构成侮辱尸体罪。他对白骨的解释属于无权解释、主观目的解释

B.法官任某在审理案件中认为刑法中“伪造货币罪”中的货币不包括生肖纪念币,该解释为有权解释、文义解释

C.最高人民法院某副院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刑八修正案》中的规定的“醉驾入刑”应结合《刑法》总则当中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规定来理解,因此并非只要醉驾就一定入刑,这属于体系解释方法的运用

D.李某认为组织他人卖淫罪中“他人”不仅包括女性,而且包括男性。其理由是目前组织男性卖淫的现象很普遍,危害性很大,要发挥法律的社会功能,应包含男性。其对相关条文的解释为客观目的解释

答案:C,D
解析:
A选项错误,李某的解释并未参照立法意图和立法资料,属于文义解释。B选项错误,法官的解释属于文义解释,但并非有权解释,属于不具备规范性效力的非正式解释。C选项正确,该副院长的解释属于分则联系总则的体系解释。D选项正确,将他人解释为包括男性,有利于发挥法律在当前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符合法律自身的目的,属于客观目的解释。

第3题:

我国立法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入刑”,增设罪名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是()年颁布实施的()。

A.2007,《刑法修正案(六)》

B.2008,《刑法修正案(七)》

C.2009,《刑法修正案(七)》

D.2017,《刑法修正案(十)》


参考答案:C

第4题: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中加大了对醉驾的处罚力度,醉驾之所以易发生事故是因为抑制了()功能。

  • A、神经系统
  • B、运动系统
  • C、循环系统
  • D、泌尿系统

正确答案:A

第5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首次把下列哪些行为正式入罪?()

  • A、醉驾
  • B、违反交通规则
  • C、走私珍贵动物
  • D、飙车

正确答案:A,D

第6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将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以“危险驾驶罪”入刑,可判处六个月以下拘役。那么,醉驾入刑的实施情况到底如何?据有关统计发现,2011年5月1日至2016年10月1日,S区检察院共起诉1103宗1105人醉驾案件。醉驾的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尽管后果很严重,但仍有少数驾驶员抱着“少喝一点没关系”“应该不会被查”的侥幸心理铤而走险。这说明,醉驾入刑的查处力度不够,不足以对所有驾驶员产生震慑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醉驾入刑实施后,S区上路行驶的机动车数量有了大的增长
B.严格实施醉驾入刑,将不可避免地提高S区交警执法成本
C.醉驾入刑实施后,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有所增大
D.醉驾入刑实施后,S区每天都有交警上路严查酒驾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醉驾入刑查处力度不够,不足以对所有驾驶员产生威慑力。
论据:仍有少数驾驶员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醉驾入刑实施与机动车数量之间的关系,这与论点所述醉驾入刑查处力度不够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醉驾入刑实施与执法成本之间的关系,这与论点所述醉驾入刑查处力度不够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惩罚力度相较以前而言有所增大,与论点“查处力度”是否足够无关,论题不一致,不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用具体的事例指出S区每天都严查酒驾,说明醉驾入刑查处力度大,具有削弱作用。

第7题:

自从“酒驾入刑”以后,市民都纷纷拒绝酒驾。这体现了法的什么作用()?

  • A、指引作用
  • B、评价作用
  • C、预测作用
  • D、强制作用

正确答案:A

第8题:

近日,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在修改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当中,增加了“致使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情形,即“医闹”情节严重将入刑。此举成为此次修改一大亮点,引发社会关注。请谈谈你对“医闹”入刑这一新政的看法。


答案:
解析:
将聚众扰乱医疗秩序行为,即“医闹”上升到立法层面进行刑法规制,凸显了立法对于社会问题的回应,其直接目的在于保障医疗机构的公共秩序,为医生执业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同时也为患者就医提供安全的秩序环境。
  
  首先,在中国的社会治理中,刑法具有相当大的威力,“医闹”入刑能形成很强的震慑效应,避免更多的医患冲突走向非理性、有组织的暴力形态。
  
  其次,在控制和稳定医疗秩序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医患之间展开理性对话,过激的行为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制,从而将矛盾与纠纷更多引向法律途径,以更为理性平和的方式化解。
  
  再次,刑法不能将打击范围延及正常的医疗维权行为,刑法在介入医患冲突时,也必须恪守法治原则,不宜扩大规制范围。
  
  我国医患双方的不信任由来已久,成因复杂,不能简单依靠下游——“入刑”这一方式来解决医患之间的根本性矛盾,从而忽略其背后种种社会性问题,如医生过于逐利、药价虚高、医疗过度、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医疗体制市场化造成医院经营的逐利性等等问题,单纯寻求刑法的“末端”治理,也只是重在治标、无法治本。而良好的医患关系构建则需要标本兼治,全面推进医疗改革,彻底改变现行医疗体制不合理的问题。

第9题:

新华社北京2011年6月1日电(记者卢国强)从北京交管部门了解到,5月1日“醉驾入刑”实施后至5月30日,北京市酒驾、醉驾行为同比去年均出现大幅度下降。北京交管部门表示,将继续保持对酒驾、醉驾违法行为“零容忍、高压线”的态度。 据北京市公安交管局统计,2011年5月1日至30日,北京交警查获的酒驾行为1024起,比去年同期下降81%,其中醉驾89起,同比下降79.2%。特别是媒体大量报道高晓松醉驾案后,北京市每天发生醉驾的平均数量明显走低。 “以前每次夜查,落网的醉驾司机基本在一两个,最近经常连续几天一个都没有。”一些一线交警告诉记者。交警严查酒驾、醉驾的措施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肯定。在酒驾、醉驾行为明显下降的同时,交管部门也发现,“酒司机”们驾驶的车辆除了大客车、出租车外,还涵盖了大货车、小客车、摩托车、农用车等各种车型。在执法中交警还发现,一些司机在饮酒后与交警“比耐心”,在饭店或酒吧耗到凌晨两三点才出门。同时,由于醉驾被发现后要受到刑事处罚,个别醉驾司机出现抗拒执法的心态。 针对这种情况,北京交管部门除了增设大量阻车器等执法设备以提高民警执法能力及安全性外,还专门组织执法小分队在凌晨出动,严查涉酒驾车行为。北京交管部门负责人表示,夏季聚会增多,特别是晚间喝啤酒的情形突出,交管部门已经开始针对夏季特点的持续性夜查行动,对于涉酒司机一律严格依法处理。 ——摘编自新华网 为什么文明出行“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我们应如何从自身做起,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


正确答案: 交通秩序是公共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序的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发挥关键作用,一般来说,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道德和法律。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因此,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结合材料可以看出,有许多人的交通法制观念、文明礼让意识与现代文明城市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尤其是在行车、乘车、行走等方面的不文明行为,极易导致交通秩序混乱,并随时可能引发交通事故,轻者对个人带来伤痛,重者对我们的家庭和社会造成灾难。所以,维护好交通秩序是实现公共生活稳定的重要方面,需要道德和法律的双重调节。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因为:
第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第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第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同样,社会秩序的维持也要靠每个人的自觉遵守来实现。如何做到构建文明的社会公共秩序,需要每个人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做到文明礼让和尊重他人。另一方面要自觉遵守社会法律,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

第10题:

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驾、飙车等行为正式入罪。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依法严厉整治“酒后驾驶行为”。这反映了我国()。

  • A、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 B、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 C、政府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 D、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