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思想品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2016年9月11日-14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本届博览会以“共建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被赋予推动中国与东盟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使命。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童道驰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更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相互支持。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可促进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实现,促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建设,对世界经济增长将做出重要贡献。数据显示,中国与东

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2016年9月11日-14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本届博览会以“共建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被赋予推动中国与东盟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使命。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童道驰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更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相互支持。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可促进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实现,促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建设,对世界经济增长将做出重要贡献。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从80亿美元增长到4722亿美元,增长近60倍,年均增长率18.5%。目前,中国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的重要投资来源地,也是中国在国外投资的第一大市场。中国企业在东盟8个国家设立了26个具有境外经贸合作区性质的项目,引入超过300家中资企业入区,已累计投资17.7亿美元,实现产值90.2亿美元,成为中国—东盟互利合作的新高地。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理由。假如你是一名企业经营者,如何利用“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契机发展自身?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本题有两小问,首先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打造好中国--东盟白贸区升级版”的理由,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可以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进行说明有利于生产和贸易的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其次可以从有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然后可以从有利于充分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角度说明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互利共赢。后一问要求考生分析说明假如你是一名企业经营者,如何利用“打造好中国一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契机发展自身,考生可以从企业的生产经营的角度分析说明即可,但这里要说明的是,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知识,除了制定战略、形成竞争、争优势外,还要结合着对外开放的角度进行说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农村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正确答案:
答:(1)①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迫切要求;②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促进农业和农民增收;③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2)①国家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宏观调控,利用经济(财政政策)、法律等手段,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补贴,引导和促进农业机械化。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农业机械化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发挥市场主体在农机作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其以市场为纽带发展多种形式、多个领域的农机作业服务。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拓展农机作业服务领域,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3)①根据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格局现象,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②我国城乡二元格局是由于资源向城市、工业的过度流动引起的,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在正确把握事物因果联系基础上的自觉行动。③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国家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有利于资源要素流向农村,促进农业农村发展。④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有利于实现广大农民的利益,体现了“以人为本”、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追求。
(4)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②加大农业投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加强农村社会建设结合起来,体现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有利于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2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摘自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

(1)东欧剧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试从多角度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


正确答案:
答:(1)具体表现:波兰剧变;两德统一;匈牙利事件;南斯拉夫分裂等。
(2)历史原因: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内部原因: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旧框架,酿成危机,使东欧各国的执政党和政府脱离群众;外部原因:苏联改革的严重冲击,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第3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有什么严重危害?

(2)道光帝为什么接受林则徐的主张?做出了什么决定?

(3)林则徐是怎样领导禁烟运动的?


正确答案:
答:(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是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鸦片的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从中国掠走大量白银。
(2)道光帝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接受了林则徐的主张。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3)①林则徐到达广州后,迅速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②下令将缴获的英美走私贩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取得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第4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其所回答的基本问题。


答案:
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 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出自党的十七大报告)。这个理论体系所回答的基本问题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出自胡锦涛2008年12月18日在 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5分)【命题依据】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取得 了很重大的成就。本题就是通过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0年来大会上的讲话来考查3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方面的成就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内容。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相关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应用。
(2)本题通过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和全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人的变化和党的十七大报 告中关于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的论述来考査考生对我国经济体制30年来发生的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3)试题的问题比较明确,第一问我国经济体制下进行的改革创新,考生可根据所掌握知识从农村经济制度、基本制度、分配制度、市场运行等方面来回答。考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内容进行发挥,也能增加得分。第二问包括两个方面,要求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 成部分和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所回答的内容讲两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明确表述;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要回答的基本问 题,这个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也有表述。只要回答问题时把握两个方面就能确保得高分。

第5题:

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的主题为“深化国际合作,加速西部发展”,重点展示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科技成果转化产品。 ()


答案:对
解析:
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2012年9月25日晚在四川成都隆重开幕,本届博览会主题为“深化国际合作,加速西部发展”,重点展示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科技成果转化产品。

第6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土地政策引自什么文件?

(2)在中国农村将实行什么土地制度?

(3)土坞改革实行期间对富农采取什么政策?

(4)实施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答:(1)这一土地政策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在我国将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对富农采取保护政策,目的是为了孤立地主和发展农业生产。
(4)实施土地改革,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第7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某师范生在模拟教学中讲授“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内容时制作的一幅课件:



问题:
(1)该课件的内容存在哪些问题(6分)
(2)课件制作中设计示意图应注意哪些问题(10分)


答案:
解析:
(1)该课件的内容存在以下问题: ①课件内容不符合科学性原则。该课件的制作不够科学严谨和规范正确。例如,折线图的标题应改为“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920—1927年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萧条在图示中没有相关的注解。
②课件内容不符合简约性原则。课件的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符合学生的观察特点。课件中对每一个阶段的注解位置不明确,折线图中有断线,使得整个画面杂乱不堪。教师应采用不同类型的线表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每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的正上方进行标注,这样课件内容会更清晰。
③课件内容不符合艺术性原则。该教师的课件设计缺乏美感,不能带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降低学生观看课件的兴趣。
(2)课件制作中设计示意图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历史示意图的设计要符合基本事实,注意历史知识的准确性。
②历史示意图的设计需要将众多的历史信息进行正确分类,找出历史信息间的内在联系,用图示准确表现历史信息间的关系。
③历史示意图的设计应简洁明了,对知识要点能够进行高度概括。这样才能突出重要的历史信息,方便学生获取这些信息。
④历史示意图的设计应直观生动。一方面是画面直观,即采用生动形象的线条、文字进行设计。另一方面是呈现方式直观,即历史示意图的内容随着教师的讲解逐步呈现,这样教学效果更好。
⑤历史示意图的设计还需要兼顾美观。美观的历史示意图能够引起学生的观看兴趣,提高对相关历史信息的记忆效果。

第8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正确答案:
答:(1)①从材料一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规律有关。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人类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②材料二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拯救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最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9题:

下列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A.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B.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
C.浏览阅读材料 D.设置学习目标
E.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答案:A,C,D,E
解析:
对注意进行跟踪是监控策略的内容。

第10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能够作出“中国贡献”的原因何在?


答案:
解析:
中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能够作出“中国贡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升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明确的国际政治角色定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的和平发展战略。

【命题依据】
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查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的论断;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新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同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2)回答本题第一问要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在经济、政治、军事和各种热点问题中所发生的建设性的积极的作用。第二问,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在国际事务中作出贡献,一是我们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二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 合国力的增强为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关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