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思想品德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开始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这一制度逐渐条理延伸到农村。到2007年底,3450多万农村贫困居民纳入保障范围。请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要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题目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开始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这一制度逐渐条理延伸到农村。到2007年底,3450多万农村贫困居民纳入保障范围。请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要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地方政府与地方社会的经济关系包括()。

A.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B.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C.构建地方公共财政体制

D.政务公开


参考答案:ABC

第2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包括( )。

A.建立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建立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

D.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健全市场体系

E.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正确答案:ABCDE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包括建立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建立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健全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内容。

第3题:

随着生产社会化的不断深入,建立完善的( )是保障我国经济快速稳健发展和构筑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正确答案: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第4题:

健全完善循环经济制度体系包括()?

  • A、完善组织保障体系
  • B、循环经济投入水平持续领先
  • C、逐步完善配套政策和计划体系
  • D、实施监督考核

正确答案:B,C,D

第5题: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命,”而要“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其中一項重要内容就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说明,为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体现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和核心?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等几方面的内容。社会保障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是这些需要在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正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本质和核心。
【命题依据】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这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无力单独承担社会保障所涉及的各项内容。因此,动员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力量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缓解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和应用,属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综合试题。
(2〉通过胡锦涛2005年6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考査社会保障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平正义的密切关系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
(3)使用说明分析的方法分别回答两问。第(1)问霈要回答:①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②社会保障的含义与意义;③以人为本的含义;④两者的关系。第(2)问需要回答:①社会保障的作用;②公平正义的含义;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公平正义的作用。这一试题充分体现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6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区经济逐步向行政区经济转变,行政壁垒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弱化。()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误

第7题:

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主线和重点是()

A.建立新型工业发展道路

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D.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答案:A

第8题:

保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在()。

A.完善城市基础建设

B.完善现代金融体系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

D.完善农业保障体系


答案:C

第9题:

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看,保险业可以发挥丰富社会保障层次、()的作用。

  • A、增强社会保障水平
  • B、实现可持续发展
  • C、拓展社会保障领域
  • D、充实经济发展基础

正确答案:B

第10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开始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这一制度逐渐条理延伸到农村。到2007年底,3450多万农村贫困居民纳入保障范围。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健全完善体现了什么经济常识?


正确答案: 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