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本科)

中国古代用官品或爵位折抵徒刑的制度叫做()。

题目

中国古代用官品或爵位折抵徒刑的制度叫做()。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官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被留置人员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后,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___。

A.留置一日折抵管制一日,折抵拘役、有期徒刑二日

B.留置一日折抵管制二日,折抵拘役、有期徒刑二日

C.留置一日折抵管制二日,折抵拘役、有期徒刑一日


参考答案:C

第2题:

关于我国古代刑罚适用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有哪些 ( )

A.在秦代,如果犯罪后能主动消除犯罪后果,可以减免处罚

B.上请不适用于死刑

c.官当指官吏可以官职爵位折抵徒流罪

D.在居代,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投案的,可以免罪


正确答案:BCD
【答案】B、C、D
【详解】秦律规定:凡携带所借公物外逃,主动自首者,不以盗窃论处,而以逃亡论处。如隶臣妾在服刑期间逃亡后又自首,只笞五十,补足期限。若犯罪后能主动消除犯罪后果,可以减免处罚。故A 项说法正确。汉高祖刘邦七年下诏:“郎中有罪耐以上,请之。”即通过请示皇帝给有罪贵族官僚某些优待。其后,宣帝、平帝相继规定上请制度,凡百石以上官吏、公侯及子孙犯罪,均可以享受“上请”优待。东汉时“上请”适用面越来越宽,遂成为官贵的一项普遍特权,从徒刑二年到死刑都可以适用。为官僚贵族犯罪减免刑罚,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故B 项说法错误。“官当”是封建社会允许官吏以官职爵位折抵徒罪的特权制度。它正式出现在《北魏律》与《陈律》中,《北魏律·法例篇》规定:每一爵级抵当徒罪2 年。南朝《陈律》规定更细,凡以官抵折徒刑,同赎刑结合使用。如官吏犯罪应判4~5 年徒刑,许当徒2 年其余年限服劳役,若判处3 年徒刑,准许以官当徒2 年,剩余1 年可以赎罪。这表明当时封建特权法有进一步发展。故C 项说法错误。唐代以犯罪未被举发而能到官府交代罪行的,叫做自首。但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者,唐代称做自新。自新是被迫的,与自首性质不同。唐代对自新采取减轻刑事处罚的原则,故D 项说法错误。

第3题:

“官当”是封建社会允许官吏以官职爵位折抵徒刑的一种特权制度,它正式出现在 ( )。

A.《晋律》

B.《北魏律》

C.《陈律》

D.《曹魏律》


正确答案:BC
解析:“官当”制度是封建特权在司法领域中的体现,最早实施这一制度的法律有《北魏律》和《陈律》。

第4题:

官当是指官员犯罪可用官品和爵位折抵徒刑和()的刑罚。


正确答案:流刑

第5题:

张绍继承张飞的爵位,官至()。


正确答案:侍中、尚书仆射

第6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确立了允许以官职或爵位抵罪的法律制度,该制度称为()

A.官当

B.八议

C.赎刑

D.十恶


参考答案:A

第7题:

“官当”是封建社会允许官吏以宫职爵位折抵徒刑的一种特权制度,它正式出现在(  )。
A.《晋律》
B.《北魏律》
C.《陈律》
D.《曹魏律》


答案:B,C
解析:
“官当”制度是封建特权在司法领域中的体现,最早实施这一制度的法律有《北魏律》和《陈律》。

第8题:

关于行政处罚和刑罚的折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拘留可以折抵拘役

B.行政拘留可以折抵有期徒刑

C.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折抵没收财产

D.罚款可以折抵罚金


正确答案:ABD
行政处罚法第28条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第9题:

南北朝时期允许官吏以官职爵位抵折徒刑的特权制度称为()。

  • A、八议
  • B、上请
  • C、赎刑
  • D、官当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所谓官当,是指官员若犯徒罪,允许其依法以官品于爵位抵罪的制度。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