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本科)

我国目前企业和个人每月住房公积金的缴存额是员工本人平均工资的5%。

题目

我国目前企业和个人每月住房公积金的缴存额是员工本人平均工资的5%。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错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若某企业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1000元,最高工资为2500元,某员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1500元,其最低工资为1200元,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为5%,则其员工的月缴存额为( )。

A.1000×5%

B.1500×5%

B.1200×5%

D.2500×5%


正确答案:B
员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员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员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第2题: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员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员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

A.5%

B.10%

C.15%

D.20%


正确答案:D

第3题:

下列关于住房公积金缴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国住房公积金缴存实行动态调整机制

B.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由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拟订,经本级政府审核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一般不低于5%

C.住房公积金缴存的对象包括城镇企业中的离退休职工

D.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是职工本人的月平均工资,包括6部分

E.职工单位对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工资基数每年核定一次


正确答案:ABE

第4题:

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幅度内,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A:5%
B:8%
C:12%
D:20%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住房公积金的税收政策.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第5题:

某市员工住房公积金的企业缴存比例为7%,个人为5%。现有甲乙两位员工,甲自2003年来到公司,其上年度的平均工资为3200元;乙刚参加工作不久,月工资为2000元。

试对甲乙两人每月的住房公积金个人缴存额和企业缴存额进行计算。


正确答案:
甲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3200×5%=160(元);
企业为甲交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3200×7%=224(元);
乙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2000×5%=100(元);
企业为乙交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2000×7%=140(元)。

第6题:

员工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多少取决于缴费比例与( )。

A.社会平均工资

B.上月员工本人工资额

C.企业员工平均工资

D.员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


正确答案:D

第7题:

下列关于住房公积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职工参加工作第二个月开始,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开始缴存住房公积金

B.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当月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C.住房公积金缴费免除收入所得税,在税前列支

D.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不能由所在单位代扣代缴


参考答案:D
解析: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由所在单位每月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单位应当于每月发放职32212资之日起5日内将单位缴存的和为职工代缴的住房公积金汇缴到住房公积金专户内,由受委托银行计入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

第8题:

下列关于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②职工和用人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

③企业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在成本中列支

④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低于5%,原则上不高于20%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第9题:

住房公积金归集的主要内容包括()。

A:缴存比例
B: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对象
C:缴存基数
D: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
E: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单位和个人限制条件

答案:A,B,C,D
解析:

第10题:

下列关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职工死亡、被宣告死亡的不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
B.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和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属于职工个人所有
C.缴存基数是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原则上不应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或3倍
D.单位和个人的缴存比例不低于5%,原则上不高于12%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提取情况包括:(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2)偿还购建自住住房贷款本息的;(3)租赁自住住房,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一定比例的;(4)离休、退休和出境定居的;(5)职工死亡、被宣告死亡的;(6)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7)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参见教材P10。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