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

有人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发生赤字时由政府弥补。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题目

有人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发生赤字时由政府弥补。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人说,基本养老基金发生结余时可以用来平衡财政预算。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答案: 不正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

第2题:

有人说,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费可以在成本中列支。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正确答案: 正确。根据规定,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福利费不足列支的部分,经过财政部核准后列入成本。

第3题:

考虑政府弥补赤字的途径,及其可能的经济后果,论述:(1)什么是财政赤字?政府为了弥补赤字,有几种举债途径?(2)为什么发行公债往往带来通货膨胀?(3)同样是为了政府开支融资,让国民上缴税收或者购买国债,在国民看来是否相同?(4)为什么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增加税收和发行国债,经济效果相同?(5)为什么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考虑到后代时,二者的经济效果可能不同?


答案:
解析:
(1)财政赤字是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的差额。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公债,政府支出主要可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弥补赤字的途径有: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政府的举债途径包括以下两种:①向中央银行借债,称为货币筹资;②向国内公众(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和外国举债,称为债务筹资。(2)公债往往带来通货膨胀的原因。①如果用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而公债主要是由中央银行认购的,即采取货币筹资,则中央银行的证券投资增加,导致基础货币供给增加,由于货币乘数效应引起货币供给大量增加,若货币需求不变则会带来通货膨胀。②如果向国内公众举债,不过是购买力向政府部门转移,并不立即直接引起通货膨胀,因为基础货币并没有增加。然而,政府发行公债时往往会引起利率上升,中央银行如果想稳定利率,则必然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债券,从而增加货币供给。这样,预算赤字增加也会引起通胀。(3)同样是为了政府开支融资,让国民上缴税收或者购买国债,在国民看来并不相同。其原因在于:①增加税收一般是提高税率或者增加征收新的税种,从而提高政府财政收入,这是一种强制和无偿性的手段,直接导致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影响国民消费。②发行债券是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由中央银行或者公众进行认购,到期时返本付息。一般政府债券的利息高于存款利息,这对于国民来讲是一种投资理财的方式,是一种获息保值的手段。(4)认为增加税收和发行国债经济效果相同是基于李嘉图等价定理。根据李嘉图的政府债务观点,消费者是理性的和向前看的;消费者并不会遇到约束线的借贷制约;消费者关心子孙后代。这样,用债务筹资的减税并不影响消费。家庭把额外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减税所意味的未来更重的税收。这种私人储蓄的增加正好抵消公共储蓄的减少,国民储蓄保持不变。因此,减税对经济没有影响。同样的,增税对经济也没有影响。李嘉图等价指的是政府用债务筹资和税收筹资是等价的。(5)支持传统政府债务观点的论据之一是消费者预期隐含的未来税收不会落在他们身上,而是落在子孙后代身上。例如,假定政府今天减税,发行30年期的债券为预算赤字筹款,然后在30年后增加税收以偿还贷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债务代表财富从下一代纳税人(他们面临税收增加)向当前一代纳税人(他们得到了减税)的转移。这种转移增加了当前一代人的一生资源,从而增加了其消费。从本质上说.以债务筹资的减税刺激了消费,是因为它以下一代的损失为代价给了当前一代以机会来消费。

第4题:

有人说“修辞的基本原则是适应语境”,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修辞的基本原则可以说是“适合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包括背景、场景和句境,广义的语言环境包括说话时的地理、人文、宗教、题旨等等因素,“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话。词语句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看它的使用地方。普通的词语可以产生很好的修辞效果,这是因为这个词语适合那样的语言环境。

第5题:

为什么说公债有弥补财政赤字的基本功能?


正确答案: (1)如果政府增加税收,可以政府的公共收入增加到与公共支出相等的水平,因而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方式,但增加税收,就会强行提高税率或增设新的税种,从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使得税源枯竭;
(2)如果政府通过增发通币,虽然可以增加政府的公共收入,但社会上的流通货币量越大,很可能引发无度的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稳定;
(3)政府通过发行公债,既不会招致纳税人的不满,也不会无端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总量,造成无度的通货膨胀。通过发行公债筹集的社会资金,基本上是资金持有者暂时闲置的资金,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造成不利的影响。

第6题:

有人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需要的经费可以从社会保险费中提起。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答案: 不正确。按照国家规定,社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不能挪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所需要的费用由财政专门划拨。

第7题:

有人说,当职工停止缴费时,职工的个人账户将予以取消。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答案: 不正确。职工由于各种原因停止工作或者失业间断缴纳养老金的,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不间断计算利息,不存在取消账户的问题。

第8题:

有人说,通过建立良好的失业保险制度,就可以杜绝失业现象的发生。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正确。失业是社会存在的必然现象,失业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可以防范失业带来的风险,促进就业。

第9题:

有人说“在民事诉讼中,所有的事实都可以适用自认”.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民事诉讼中,并不是所有的事实都可以适用自认。
以下几种情形下禁止适用自认:
(1)身份关系的案件。
(2)属于法院主动依职权调查的事项。
(2)属于显著的事实或其他法院必须予以认定的事实。
此外,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当事人提供有关证据。

第10题:

有人说:“磁力线始于N极,止于S极”这种说法是否全面?为什么?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
因为磁力线是闭合的,在磁铁外部从N极出发,进入s极,然后再从s极经过磁铁内部回到从N极,构成闭合回路,无所谓“头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