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列有关百团大战的表述,正确的是()。A、百团大战是由彭德怀指挥的大规模对日作战B、百团大战是相持阶段发动的大规模作战C、百团大战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D、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

题目

下列有关百团大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百团大战是由彭德怀指挥的大规模对日作战
  • B、百团大战是相持阶段发动的大规模作战
  • C、百团大战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 D、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有关受益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C
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其受益权是通过指定产生的,中途可以变更。但若是投保人指定或变更受益人,必须征得被保险人的同意。

第2题:

下列有关设备安装工程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ABD

第3题:

下列有关项目管理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BCE

第4题:

有关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阶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终身的
B.有阶段的
C.创新的
D.以上全是

答案:D
解析:

第5题:

下列有关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表述,哪些不正确?( )


正确答案:CD

第6题: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有关抵押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C

第7题:

下列有关对项目管理模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ABD

第8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B
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区别之一在于成文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而不成文宪法的法律效力同其他法律相同。因此A项错误。我国的宪法是成文宪法,因此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B项正确。宪法作为法律具有法律的普遍特征即强制性,因此C项错误。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所以宪法的法律效力不仅仅表现在对公民行为的约束上,对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的约束也很重要.因此D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9题:

下列与抗日战争相关的事件,按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重庆大轰炸 南京大屠杀 湘西会战 鄂西会战
B七七事变 重庆大轰炸 湘西会战 百团大战
C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百团大战 湘西会战
D重庆大轰炸 七七事变 鄂西会战 湘西会战


答案:C
解析:
解析
A选项错误,鄂西会战在湘西会战之前;
B选项错误,百团大战在湘西会战之前;
C选项正确,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奉天事变、盛京事变、满洲事变、柳条湖事变等,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7月31日),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战争初期日本军队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重庆大轰炸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由中国共产党所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在1940年8月20日至12月15日间发动的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为目的的破袭作战。鄂西会战发生在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5月至6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六战区部队在湖北省西部、湖南省北部地区对日军进行的防御战役。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
D选项错误,七七事变在重庆大轰炸之前。
故正确答案为C。

第10题: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方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方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
D选项: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故D表述不正确。B选项:南海有四个群岛,分别是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故B选项表述正确;C选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故C选项表述不正确;A选项:东北平原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故A项表述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择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