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马歇尔在确定两国进行贸易的均衡贸易条件时运用的是()A、相互需求法则B、相互需求曲线C、投入—产出曲线D、成本曲线

题目

马歇尔在确定两国进行贸易的均衡贸易条件时运用的是()

  • A、相互需求法则
  • B、相互需求曲线
  • C、投入—产出曲线
  • D、成本曲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假设在两国经济的情况下,一国U国对其出口商品补贴,另一国W国通过对该商品征税,抵消其补贴产生的影响,试分析两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如果另一国W国也给自己的出口商品补贴,贸易条件又怎样?请进行对比分析。


答案:
解析:
(1)一国对出口商品进行补贴,另一国征收反补贴税的情形。假设在两国经济的情况下,一国U国对其出口商品补贴,另一国W国通过对该商品征税,抵消其补贴,在这种情况下,U国出口商品的实际价格由于W国征税的原因而下降,而进口商品价格不涉及任何变化,所以贸易条件恶化。如果U国的出口总量不变,企业在变化中的所得即为政府的补贴,所失来源于W国的征税。U国政府因补贴生产净损失,U国整体福利下降。此时,W国进口该商品的国际价格下降,出口商品的价格不涉及变化,此时W国的贸易条件改善,在进口总量不变的情况下,W国国民进口消费量不变,W国政府有来源于税收的净收入,W国整体福利上升。(2)两国都对出口商品进行补贴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两国对各自的出口商品皆采取补贴的政策,那么此时两国的贸易条件并不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出口国的补贴,进口国进口相应产品价格下降,两国间的贸易总量将因此上升,国民消费总量也随之上升。总之,在两国存在各自的优势,产业互补,补贴不会危害对方国内的产业部门时,两国都采取补贴的措施会增大国际的贸易总量,增加两国的收入,促进总福利的上升。

第2题:

在国际贸易中,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指的是()。

  • A、净贸易条件
  • B、收入贸易条件
  • C、单项因素贸易条件
  • D、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正确答案:A

第3题:

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将贸易量指数加进来,得到的是()。

A、双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

B、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

C、弹性贸易条件指数

D、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参考答案:D

第4题:

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把贸易量加进来进行计算的贸易条件是()

  • A、收入贸易条件
  • B、商品贸易条件
  • C、单项因素贸易条件
  • D、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正确答案:A

第5题: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一般分为()。

  • A、净贸易条件
  • B、收入贸易条件
  • C、单方面因素贸易条件
  • D、双重因素贸易条件
  • E、一般贸易条件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为什么两个国家国内成本比率限定了均衡贸易条件的范围?


正确答案:如果一个国家接受低于其国内成本比率决定的贸易条件,那么这个国家接受贸易后的消费点将位于其国内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内部,在这种情况下,不进行贸易显然要比进行贸易更有利。因此,国内价格比率设定了均衡贸易条件的范围。

第7题:

简述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正确答案: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第8题:

贸易提供曲线的含义是()

A. 一国在某一贸易条件愿意进口和出口的数量

B. 一国在不同贸易条件愿意进口和出口的数量

C. 一国在某一贸易条件下的福利水平

D. 一国在不同贸易条件下的福利水平


正确答案:B

第9题:

关于提供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曲线由贸易无差异曲线推导而来
  • B、可以反映一国的贸易条件
  • C、如果一国生产X产品有优势,则曲线凸向X轴
  • D、两国的提供曲线交点确定两国的均衡相对价格
  • E、该曲线跟生产无关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在净贸易条件基础上,考虑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贸易条件的变化,称为()

  • A、收入贸易条件
  • B、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 C、单项因素贸易条件
  • D、多项因素贸易条件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