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25公文选读

唐初,负责君命公文审定工作的是()A、中书省B、门下省C、直隶省D、尚书省

题目

唐初,负责君命公文审定工作的是()

  • A、中书省
  • B、门下省
  • C、直隶省
  • D、尚书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唐代三省对君命公文办理分工制度
唐初,中央最高官署实行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三省对君命公文办理分工原则是:中书省负责诏敕的起草工作,门下省负责对中书省起草的诏、敕进行审核,尚书省负责诏敕的贯彻执行(中书草诏,门下驳正,尚书奉行)。

第2题:

个人剂量监测机构的资质审定工作由()负责。


正确答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第3题:

“弃君之命”的“弃”是抛弃的意思。()


正确答案:错

第4题:

把圣旨作为皇帝表达旨意的君命文种是()朝。


正确答案:

第5题:

谈谈唐代三省对君命公文办理分工制度及其意义和局限性。


正确答案:唐初,中央最高官署实行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制。三省长官,都居宰相之位。三省在对君命公文办理上的分工原则是:中书省作为对皇帝负责的最高决策政令机构,负责诏、敕的起草工作;门下省作为对皇帝负责的最高政令审议机构,负责对中书省起草的诏、敕进行审核,如认为失宜的,可封还中书省;对有错误的,可予以驳正;尚书省作为对皇帝负责的最高政令执行机构,负责诏、敕的贯彻执行工作。在实行君主专制国体和中央集权政体的我国封建社会,君命公文就是最高政令。在公文处理制度上,将最高政令的拟订、审定、执行,解析为相互衔接的三个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制订者私心自用、执行者屡改政令和政令自身的偏颇、疏漏。故而,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当然,这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改良,也具有本质上的局限性:
(1)。阶级局限性。尽管史书标榜屡有直臣抵制“乱命”,不肯草诏,或力加驳正、挽回“天心”,但其积极意义的极限,也仅是使皇帝个人的意志与整个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相合拍。
(2)。历史局限性。由于君权至高无上,三省长官皆由皇帝任免,这种诏书撰制程序对皇帝的制约,不能不受到在位君主个人素质(从善如流或刚愎自用)。的影响和左右。唐中期以后,中书、门下两省合为政事堂,草诏与驳正分工作用也大为削弱。

第6题:

开我国信访工作之先河的历史时期是()

  • A、尧舜时期
  • B、周代
  • C、隋代
  • D、唐初

正确答案:A

第7题:

唐太宗李世民规定,谏官可以随宰相入朝议事,谏官事实上已进入了唐代中央政权的决策层。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唐初重视法律制度建设
  • B、唐初明确划分官员职责
  • C、唐初重视选官制度建设
  • D、唐初注重监察制度建设

正确答案:D

第8题:

()必须对公文处理工作的历史结果负责。

A.公文作者和公文执行者
B.印制部门人员
C.机要保密室工作人员
D.机关负责人

答案:D
解析:
机关负责人对公文处理工作的历史结果负责。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第9题:

(),是建国初作为报告的分支文种而设置的,由政府负责人直接送政府首长批返的上行公文。


正确答案:签报

第10题:

()是唐、宋特定公文用语。用于概括指称高层上级的下行公文。既可以指称皇帝的“诏”、“敕”,也可以指上级官署的公文。


正确答案: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