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学

简述破产程序前的无效行为及其认定。

题目

简述破产程序前的无效行为及其认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破产程序中将被认定为无效的行为包括:()。

A、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的

B、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的

C、无偿转让财产的

D、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


答案:ABCD

第2题:

破产企业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的,将产生哪种法律后果?()

A:如发生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前6个月的期间内,无效
B:如发生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前6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的期间内,无效
C: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1年内被查出,由人民法院追回财产,依破产法有关规定清偿
D: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2年内被查出,由人民法院追回财产,依破产法有关规定清偿

答案:D
解析:
【考点】破产企业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详解:《企业破产法》第31条第(一)项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一)无偿转让财产的;……”该法第33条规定:“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无效:(一)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的;(二)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的。”因此A、B选项不正确。第123条规定:“自破产程序依照本法第43条第4款或者第120条的规定终结之日起2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按照破产财产分配方案进行追加分配:(1)发现有依照本法第31条、第32条、第33条、第36条规定应当追回的财产的;(2)发现破产人有应当供分配的其他财产的。有前款规定情形,但财产数量不足以支付分配费用的,不再进行追加分配,由人民法院将其上交国库。”因此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第3题:

破产企业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的,将产生哪种法律后果?( )

A.如发生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前6个月的期间内,无效

B.如发生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前6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的期间内,无效

C.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1年内被查出,由人民法院追回财产,依破产法有关规定清偿

D.自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2年内被查出,由人民法院追回财产,依破产法有关规定清偿


正确答案:D
28.答案:D 口考点:破产企业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 讲解:《企业破产法》第3l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1)无偿转让财产的… 第33条规定: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无效:(1)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的;(2)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的。因此A、B选项不正确。第123条规定:自破产程序依照本法第43条第4款或者第120条的规定终结之日起2 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按照破产财产分配方案进行追加分配: (1)发现有依照本法第31条、第32条、第33条、第36条规定应当追回的财产的;(2) 发现破产人有应当供分配的其他财产的。有前款规定情形,但财产数量不足以支付分配费用的,不再进行追加分配,由人民法院将其上交国库。因此D选项正确。

第4题:

证券禁止交易行为包括证券发行与交易及相关活动中的()。

  • A、操纵市场行为
  • B、个别清偿行为
  • C、破产无效行为
  • D、欺诈破产行为

正确答案:A

第5题:

如何认定和处理破产无效行为?


正确答案: (一)破产无效行为的概念。破产无效行为是指债务人在破产状态下实施的使破产财产不当减少,或违反公平清偿原则,从而使债权人的一般清偿利益受到损害,依法应被确认无效的财产处分行为。本质特征有二:有害性和不当性。
(二)破产无效行为的法律后果。无效行为的一般法律后果是恢复原状。破产无效行为也不例外。
(三)破产无效行为的时间界限。确定破产无效行为的时间界限通常以破产宣告为基准。
(四)欺诈破产行为。我国《企业破产法》第35条规定,破产案件受理前6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的期间内,债务人的下列行为无效:
(1)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
(2)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
(3)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
(4)对未到期债务提前清偿;
(5)放弃自己的债权。这些行为的共同特点是,在正常情况下,它们都是法律许可的财产处分行为;而在债务人无力偿债的情况下,实施这些行为具有恶意减少破产财产从而损害债权人一般利益的性质。因此,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作欺诈破产行为。
(五)个别清偿行为。《企业破产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债务人对部分债权人的清偿无效,但是债务人正常生产经营所必需的除外。”这是关于禁止个别清偿的现行规定。

第6题:

破产无效行为包括( )。

A.内幕交易行为

B.欺诈破产行为

C.操纵市场行为

D.虚假陈述行为


正确答案:B
依据我国《破产法》的规定,破产无效行为包括两种:欺诈破产行为和个别清偿行为。 

第7题:

简述破产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正确答案: (一)妨碍破产程序的行为:
1、违反说明义务;
2、违反提交义务;
3、违反行动限制;
4、贿赂行为;
5、徇私舞弊与玩忽职守。
(二)损害利害关系人利益的行为:
1、破产渎职行为;
2、欺诈破产行为;
3、个别清偿行为;
4、浪费破产行为。
(三)破产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
2、强制措施;
3、刑事责任。

第8题:

根据《企业破产法》,债务人的下列行为,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无偿转让财产的,无效

B.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无效

C.债务人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的,无效

D.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的,无效


正确答案:CD
 【考点】破产债权;破产清偿
  【解析】《企业破产法》第3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一)无偿转让财产的;(二)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三)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四)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五)放弃债权的。故A、B两项错误。第33条规定,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无效:(一)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的;(二)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D

第9题:

破产无效行为包括()。

  • A、内幕交易行为
  • B、欺诈破产行为
  • C、操纵市场行为
  • D、虚假陈述行为

正确答案:B

第10题:

破产无效行为


正确答案:是指债务人在破产状态下实施的使破产财产不当减少,或违反公平清偿原则,从而使债权人的一般清偿利益受到损害,依法应被确认无效的财产处分行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