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发展变化。

题目

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发展变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转移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过高
B: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过低
C:财政支出的再分配功能较弱
D: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过低

答案:C
解析:
长期以来,中国财政制度饱受诟病的一个方面,就是政府承担的资源配置职能范围过广、比例过大,干扰了市场的运行,而政府应当承担的再分配功能则相应地受到了挤压。

第2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呈现出的变化趋势是()。

A.下降
B.与GDP的增长同步
C.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
D.其增长水平低于GDP的增长

答案:C
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呈现出的变化趋势是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

第3题:

下列关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般公共支出总体上都远低于社会性支出 B.我国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近年来虽略有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上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总量不断增长,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 D.1994年至“十一五”时期,中国财政购买性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出现了缓慢下降的趋势,转移性支出比重则缓慢上升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上出现偏离,即重视经济服务和一般公共服务,而忽视社会性支出,所以选项A说法有误。

第4题:

用以表明GDP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的财政支出发展变化指标是()。


正确答案:财政支出增加的编辑倾向

第5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位。


正确答案:

第6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呈现出的变化趋势是( )。

A.下降
B.与GDP的增长同步
C.其增长水平超过GDP的增长
D.与同期财政支出同步

答案:C
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超过同期财政支出和GDP的增长水平。

第7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的态势是()。

A.持续增长
B.持续下降
C.保持平稳
D.稳中有降

答案:A
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第8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变化的趋势是( )。

A.上升

B.保持平稳,变化不大

C.下降

D.基本平穗,但个别年份上升较大


正确答案:C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

第9题: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转移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过高 
  • B、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过低 
  • C、财政支出的再分配功能较弱 
  • D、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过低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根据瓦格纳法则的原理,来分析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的特殊性。


正确答案:根据瓦格纳法则等对财政支出规模的一般性描述,财政支出的规模,或者说,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是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上升,达到一定水平则相对稳定;同时,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因而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这一比重的高低也是不同的。我国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的发展变化有本身的特殊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绝对数除1980、1981两年负增长外,其余年份都是增长的,而且增长速度不算很慢,财政支出增长率基本上是一条波折上升的曲线,有的年份波折度较大。但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运行则是另外一种情形。1995年以前这段时间内,由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慢于GDP增长速度,导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一路下滑,1986年才停止下滑,1997年开始回升,而且回升速度较快。因此,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运行的曲线呈现先逐年下滑而后又逐年回升的特征,这种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体现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征。
在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高的,这是由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决定的。一方面,实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在GDP的初次分配中,个人所占的比重较小,同时,许多个人生活必需品由国家低价乃至无偿供给;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利润乃至折旧基金几乎全部上缴国家,相应地,它们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乃至更新改造投资,都由国家拨付。简言之,在改革前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国家扮演了一个总企业家和总家长的角色,这种角色在GDP分配上的体现,便是实行“统收统支”制度,既然要“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就必然较高。经济体制改革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经济改革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调动起千千万万个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勃勃生机,为实现这一目标,实行放权让利政策显然是一个必要条件。所以,在改革之初,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向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阶段,与此相对应,财政收入增长放慢了,许多项目的支出特别是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便在财政支出账上或多或少有所缩小,有的甚至消失了,于是导致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的下降,必然导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出现逐步下滑的趋势,而且我国列入预算内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下滑的速度过快,下降的幅度过大,1979-1985年17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
但是,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逐年下滑并不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我国经济改革初期之所以逐年下降,是因为了改变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局面,调整政府职能和分配格局,激发经济活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一旦经济体制迈上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到位和GDP的加快增长,上述的逐年下滑趋势理应逆转,改革之初财政支出比重下降的趋势会在某一时点中止,转而趋于回升。我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边际倾向以及由二者决定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都是于1996年停止下降,1997年开始回升,特别是自1998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后,回升速度较快。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边际倾向却已远远超出美国,这是未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继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