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有()。A、张翰B、许汜C、孙权D、桓温E、陈琳

题目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有()。

  • A、张翰
  • B、许汜
  • C、孙权
  • D、桓温
  • E、陈琳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片所用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是()

A比喻

B象征

C夸张

D用典


D

第2题: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的下片所用三个典故的作用及其蕴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三个历史典故。张翰弃官回家,作者反用其意,表示在国难之际,不会不顾同僚,思归故乡。刘备责备许汜的故事,表明自己关心国家大事,耻于做自私自利的庸人。桓温北伐的典故,意在表示时光飞逝,报国无期,令人感伤。

第3题:

《水龙吟》(登建康常心亭)三个典故中所指的中心人物是()

A.陈登、张翰、恒温

B.张翰、许汜、恒温

C.张翰、陈登、刘备

D.刘备、许汜、恒温


参考答案:B

第4题: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的下一句是“玉簪螺髻”。()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试析辛弃疾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主题思想。


正确答案: 辛弃疾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主题思想是:作者胸怀抗金恢复的壮志,渴望在金戈铁马的战斗中建功立业。由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当政,奉行妥协投降政策,作者满腹韬略却无以施展,而且被视为“归正”人员备受忌恨和排挤,长期投闲置散,难遂恢复宏愿。这首词抒写了作者有心报国而无路请缨的深沉忧愤。

第6题: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所谓“无人会,登临意”的内涵是什么?


正确答案: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抒发了无人领会英雄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痛苦。

第7题:

分析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复杂的情感内容?


正确答案:“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虽是写景,实是写词人对朝廷不思收复的“愁”与“恨”,“落日”既是所见之景,也就山河衰败之景,“断鸿”写孤寂,“把吴钩看了”写报国无门的忧愤,“张翰”一典故传达出浓浓的思乡之情与归隐之决心,“许汜”一典故表现一身的正义,“桓温”一典故有嗟叹日月易逝、功业无成之苦等等。

第8题:

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 )

A.刘郎
B.季鹰
C.江南游子
D.桓温

答案:C
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古诗词的理解。
应试指导:辛弃疾是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但因为金人南犯,宋朝统治者腐败无能无力抵抗,不得不在江南过着离乡背井的漂泊生活,故他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江南游子”。

第9题: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中“刘郎”指的是()。

  • A、刘邦
  • B、刘秀
  • C、刘备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表现手法。


正确答案: (1)善用典故。下片连用张翰见西风起而辞官、刘备鄙视许汜、桓温感伤岁月流逝三个典故,表达词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有家难归,有志难伸;不求私利,意气风发,以国事为重;岁月蹉跎,时间易失,年华虚度,悲哀之至。
(2)综合运用了比喻、比拟、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句中,“玉暂螺髻”是比喻,以远山为本体:“献愁供恨”是比拟,以山拟人。“落日楼头,断鸿声里”句中,“落日”、“断鸿”则有象征意味,黄昏落日,令人联想到南宋国势衰微;离群的孤雁,则使作者联想到自己和宋朝百姓背井离乡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