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

下列哪些犯罪,单位可成为其犯罪的主体:()A、行贿罪B、走私罪C、盗窃罪D、偷税罪E、抢劫罪

题目

下列哪些犯罪,单位可成为其犯罪的主体:()

  • A、行贿罪
  • B、走私罪
  • C、盗窃罪
  • D、偷税罪
  • E、抢劫罪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

C.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正确答案:BCD
【考点】单位犯罪
【解析】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l条的规定,刑法第30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故A项关于“不具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的说法不正确。该解释第2条规定,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故D项说法正确。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称为“纯正的单位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所以B项说法正确。2001年1月21日《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一)明确指出:“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主要归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所有的,应认定为单位犯罪。”可见,单位的分支机构或内设机构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成为犯罪主体。故C项的说法正确。

第2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单位( )。

A.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

B.只能成为法律明文规定可由单位构成的犯罪的主体

C.不能成为任何犯罪的主体

D.能否成为犯罪的主体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正确答案:B

第3题:

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单位只能成为故意犯罪的主体,不能成为过失犯罪的主体

B.单位犯罪时,单位本身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构成共同犯罪

C.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但在实行单罚制时,只对单位处以罚金,不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

D.对单位犯罪只能适用财产刑,既可能判处罚金,也可能判处没收财产


正确答案:ACD

第4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
C.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答案:A
解析:
【精解】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只能按照自然人犯罪来处理,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我国刑法分则中,有的犯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有的只能由单位构成,有的既可以由单位构成也可以由自然人构成。如果刑法分则的条文明确规定只能由单位构成该罪,那么自然人当然不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单位犯罪不是法人犯罪,所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虽然不是法人,但是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根据有关司法解释,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而只能认定为自然人犯罪。故选A项。

第5题:

对于单位犯罪的理解正确的是()。

A.单位构成犯罪,必须是由我国《刑法》明文加以规定

B.我国《刑法》中,单位不能成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犯罪主体

C.单位犯罪的规定最早出现于17世纪英国的刑法中,而我国则是在1997年《刑法》中首次加以规定

D.只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而合伙组织、个体工商户等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参考答案:A, B, D

第6题:

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在双罚制的情况下,对犯罪的单位只能判处罚金,不能科处其他刑罚

B.行政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但私营企业只有具备法人资格才能成为单位犯罪主体

C.贷款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D.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和逃汇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单位


正确答案:ACD
本题中,周某为抢劫财物在某昏暗场所将王某打昏,抢劫行为尚在进行过程中,并没有结束,此时高某应周某的要求加入犯罪,帮助周某顺利将王某的钱包拿走,属于事中产生共同犯罪的故意,客观上两人协同一致实施了犯罪行为即存在共同的犯罪行为,因此,高某与周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A项正确,而B项错误。C项,周某在高某加入犯罪之前已经实施了抢劫罪的暴力行为,并且是高某犯罪故意的引发者,最终取走被害人王某的财物也是周某实施的,因此,周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C项正确。D项,高某是在周某的邀请下加入共同犯罪,并且在共同犯罪中只是应周某的要求为其拿走财物提供照明,因此,高某在共同犯罪中只是起辅助作用的从犯。D项正确。

第7题:

下列哪些犯罪,单位可成为其犯罪的主体:()

A.行贿罪

B.走私罪

C.盗窃罪

D.偷税罪

E.抢劫罪


参考答案:A, B, D

第8题:

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能成为单位犯罪

B.单位犯罪中的单位不包括几个自然人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C.高等院校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对单位犯罪的两罚制是既处罚单位又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


正确答案:B
解析:单位犯罪是相对于自然人犯罪而言的一个范畴,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并非一切犯罪都可以成为单位犯罪,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能成为单位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以下三种情况不属于单位犯罪:(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3)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我国刑法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实行的是两罚制。因此答案选B。

第9题:

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单位犯罪以我国刑法分则条文有明文规定的为限,刑法分则条文没有明文规定单位能构成的犯罪,单位都不可能犯这种犯罪
B.我国刑法规定的单位犯罪包括法人犯罪,但不限于法人犯罪
C.我国刑法规定的大多数犯罪,单位都能成为犯罪主体
D.我国刑法规定的单位犯罪一般采用双罚制

答案:A,B,D
解析:
本题选项都是我国单位犯罪的基本常识。

第10题:

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
C.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成力单位犯罪的主体

答案:A
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刑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故A项“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的说法不正确。该解释第2条规定,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故D项说法正确。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称为“纯正的单位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所以B项说法正确。2001年1月21日《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一)明确指出,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主要归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所有的,应认定为单位犯罪。可见,单位的分支机构或内设机构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成为犯罪主体。故C项的说法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选A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