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

试述合同履行中的各项规则?

题目

试述合同履行中的各项规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合同履行的规则。


参考答案:

对于依法生效的合同而言,在其履行期限届满以后,债务人应当根据合同的具体内容和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实施履行行为。债务人在履行的过程中,应当遵守一些合同履行的基本规则。
一、履行主体
合同履行主体不仅包括债务人,也包括债权人。因为,合同全面适当地履行的实现,不仅主要依赖于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行为,同时还要依赖于债权人受领履行的行为。因此,合同履行的主体是指债务人和债权人。除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性质上必须由债务人本人履行的债务以外,履行也可以由债务人的代理人进行,但是代理只有在履行行为是法律行为时方可适用。同样,在上述情况下,债权人的代理人也可以代为受领。此外,必须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合同也可以由第三人代替履行,只要不违反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或者符合合同的性质,第三人也是正确的履行主体。不过,由第三人代替履行时,该第三人并不取得合同当事人的地位,第三人仅仅只是居于债务人的履行辅助人的地位。
二、履行标的
合同的标的是合同债务人必须实施的特定行为,是合同的核心内容,是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所在。
合同标的不同,合同的类型也就不同。如果当事人不按照合同的标的履行合同,合同利益就无法实现。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的标的履行合同就成为了合同履行的一项基本规则。合同标的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合同标的的基本指标,因此,按照合同标的履行合同,在标的的质量和数量上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履行。如果合同对标的的质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协议不成的,按照合同的条款和交易习惯来确定。如果仍然无法确定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在标的数量上,全面履行原则的基本要求便是全部履行,而不应当部分履行,但是在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前提下,也允许部分履行。
三、履行期限
合同履行期限是指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和债权人接受履行行为的时间。作为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的履行期限一般应当在合同中予以约定,当事人应当在该履行期限内履行债务。如果当事人不在该履行期限内履行,则可能构成迟延履行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履行期限不明确的,根据《合同法》第61条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另行协议补充,如果协议补充不成的,应当根据合同的有关条款和交易习惯来确定。如果还无法确定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这也是合同履行原则中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不按履行期限履行,有两种情形:迟延履行和提前履行。在履行期限届满后履行合同为迟延履行,当事人应当承担迟延履行责任,此为违约责任的一种形态;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所为之履行为提前履行,提前履行不一定构成不适当履行。
四、履行地点
履行地点是债务人履行债务、债权人受领给付的地点,履行地点直接关系到履行的费用和时间。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履行地点往往是纠纷发生以后用来确定适用的法律的根据。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地点的,债务人就应当在该地点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债权人应当在该履行地点接受债务人的履行行为。如果合同约定不明确的,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如果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则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如果履行地点仍然无法确定的,则根据标的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履行地点。如果合同约定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如果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五、履行方式
履行方式是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以何种形式来履行义务。合同的履行方式主要包括运输方式、交货方式、结算方式等。履行方式由法律或者合同约定或者是合同性质来确定,不同性质、内容的合同有不同的履行方式。根据合同履行的基本要求,在履行方式上,履行义务人必须首先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履行。如果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协议不成的,可以根据合同的有关条款和交易习惯来确定;如果仍然无法确定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费用
履行费用是指债务人履行合同所支出的费用。如果合同中约定了履行费用,则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负担费用。如果合同没有约定履行费用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则按照合同的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如果仍然无法确定的,则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因债权人变更住所或者其他行为而导致履行费用增加时,增加的费用由债权人承担。


第2题:

试述合同同时履行抗辩权的使用条件。


参考答案:

(一)须双方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对价债务:1、须由同一双务合同产生债务;2、须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3、当事人双方互负债务之间具有对价性和牵连性。
(二)须行使抗辩权之当事人无先行人付义务;
(三)对方当事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未按照约定正确履行债务。
(四)须对方的对待给付是可能履行的。


第3题:

下列各项属于一切合同的主要条款的是()

A、合同的履行期限

B、合同的履行地点

C、合同的履行方式

D、合同的标的


参考答案:D

第4题:

简述合同的履行的规则。


正确答案: (1)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2)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3)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4)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5)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第5题:

下列属于劳动合同履行特殊规则的是( )。
A.履行不明确条款的规则 B.亲自履行的规则
C.向第三者履行的规则 D.协作履行的规则
E.履行约定之外劳动给付的规则


答案:A,C,E
解析:

第6题:

试述合同全面履行原则。


参考答案:

(一)、合同面履行原则指合同的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关于标的、数量、质量、价款、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等的约定,正确而完整地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
(二)、内容表现:1、按合同约定的主体履行;2、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履行;3、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履行;4、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款或者报酬履行;5、按照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点履行;6、按照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履行;7、按照合同约定的履行方式履行。
(三)全面履行原则是合同履行的一项归根本的要求,是判断合同是否履行即是否违约的标准,是衡量合同履行程度和确定违约责任的尺度。


第7题:

试述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


参考答案:(1)实际履行原则。劳动合同实际履行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双方当事人都必须亲自履行合同义务,而不能由第三人代替履行,这是由劳动合同主体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不可分割性决定的,劳动合同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相互考察并取得信任的基础上签订的。二是要求劳动者按合同规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从而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成为最佳状态。(2)全面履行原则。劳动保同全面履行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当事人按照合同规定和要求全面履行合同义务。这一原则要求劳动者一方按照法律与合同规定动作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保质保量地完成劳动任务;要求用人单位全面按照法律和合同规定,向劳动者提供劳动保护条件、劳动条件及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等。只有遵循全面履行原则,才能使劳动过程得以顺利实现,因为劳动合同是一个整体,包括了劳动过程的保个环节,合同规定的条款相互之间有其内在的联系,不能割裂。(3)合作履行原则。劳动合同合作履行原则,要求双方当事人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相互配合、友好合作,并在遇到困难时相互理解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8题:

简述旅游合同履行的规则。


正确答案:
(1)协议补充履行规则。
旅游合同生效以后,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由于许多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当事人就旅游合同的质量、价款或酬金、履行地点、履行期限、履行方式、负担费用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
(2)价格变动履行规则。
旅游合同在履行过程中价格发生变动是比较普遍的情况,特别是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更容易遭遇到价格变化的影响。
(3)替代履行规则。
合同是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的履行应当贯彻亲自履行的原则,但根据协作履行的原则,《合同法》允许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规则,涉及旅游合同亲自履行与替代履行的问题。

第9题:

下列各项属于发生合同纠纷后确定纠纷诉讼管辖标准的是()。

A:合同履行地点
B:合同履行期限
C:合同履行方式
D:合同履行价款

答案:A
解析:
履行地点是当事人一方履行义务、另一方接受履行的地点,是确定验收地点的依据,也是确定运输费用、风险划分的依据,是发生合同纠纷后确定纠纷诉讼管辖的依据之一。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应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应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应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第10题:

试述在保险合同的履行过程中投保人的义务。


正确答案: (1)按时交付保险费;
(2)保险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保险人并提供有关单证;
(3)遵守有关保护保险标的安全的规定,接受保险人对安全情况的监督和建议;
(4)协助保险人执行代位追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