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诉讼法

简述《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执行中止原因。

题目

简述《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执行中止原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2)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4)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关于执行程序中的当事人,对下列哪些事项可享有异议权?( )。

A.法院对某案件的执行管辖权

B.执行法院的执行行为的合法性

C.执行标的的所有权归属

D.执行法院作出的执行中止的裁定


正确答案:AB

第2题:

关于《民事诉讼法》对期间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B:当事人提出证据的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C: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期间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D: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期间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答案:A,B,C
解析:
【考点】期间的耽误和延展【详解】本书认为司法部公布答案值得商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184条(现为2012年修订后《民事诉讼法》第205条)规定的申请再审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故A项正确,应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6条规定,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B项说法是不全面的,虽然当事人提出证据的期间不适用中止和中断的规定,但可以适用延长的规定,故B项不应选。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239条第1款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故C项说法正确,应选。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期间是除斥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故D项说法错误,不应选。本书认为本题答案应为AC,司法部公布答案为ABC,其中B项是否应选值得商榷。

第3题:

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涉外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时,如被执行人申辩有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在其提供了财产担保后,可以中止执行。人民法院应当对被执行人的申辩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裁定不予执行或驳回申辩。()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中作出的下列哪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A、不准许撤诉的裁定
  • B、中止诉讼的裁定
  • C、终结执行的裁定
  • D、驳回起诉的裁定

正确答案:D

第5题:

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


答案:对
解析:

第6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的情形是()。

A:申请人撤销执行申请的
B: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C: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
D: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答案:C
解析: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①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②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③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④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⑤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如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或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与正在审理的案件有密切联系,无法单独执行,以及被执行人在短期内无偿付能力等。

第7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关于执行程序中的当事人,对下列哪些事项可享有异议权?

A:法院对某案件的执行管辖权
B:执行法院的执行行为的合法性
C:执行标的的所有权归属
D:执行法院作出的执行中止的裁定

答案:A,B
解析:
【考点】执行异议【详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之日起十日内提出。A选项应选。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225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B选项应选。第227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执行标的的所有权归属的异议权只属于案外人,执行程序中的当事人并不享有此项权利,故C选项不应选。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258条规定,中止和终结执行的裁定,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因此,法律并未赋予当事人对于执行法院作出的执行中止裁定提出异议的权利,故D选项不应选。本题正确答案为AB。

第8题:

关于《民事诉讼法》对期间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B.当事人提出证据的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C.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期间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D.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期间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正确答案:ABC

第9题:

(2015年)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诉讼时效期间中止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引起诉讼时效期间中止的原因出现时,诉讼时效期间暂时停止计算
B.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C.引起诉讼时效期间中止的原因是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
D.诉讼时效期间中止只能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

答案:A,B,C,D
解析:

第10题:

《民事诉讼法》对申请执行的期限有何规定?


正确答案: 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申请执行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