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学

把国家的活动划分为主权行为和非主权行为,或统治权行为和事务权行为,或公法行为和私法行为,并由此把国家财产依其用途的不同而划分为两部分。隶属于国家从事主权行为所涉及到的财产可以主张豁免,而隶属于国家从事于非主权行为时的财产不再享受豁免权。该种主张称之为()A、绝对豁免理论B、相对豁免理论C、废除豁免主义D、平等豁免主义

题目

把国家的活动划分为主权行为和非主权行为,或统治权行为和事务权行为,或公法行为和私法行为,并由此把国家财产依其用途的不同而划分为两部分。隶属于国家从事主权行为所涉及到的财产可以主张豁免,而隶属于国家从事于非主权行为时的财产不再享受豁免权。该种主张称之为()

  • A、绝对豁免理论
  • B、相对豁免理论
  • C、废除豁免主义
  • D、平等豁免主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国家财产豁免权的内容通常包括:()

A、司法管辖豁免

B、行政管理豁免

C、诉讼担保豁免

D、强制执行豁免


参考答案:ACD

第2题:

美国对于国家财产豁免权问题的态度是:()

A、一直主张绝对主义

B、从绝对主义到相对主义

C、一直主张相对主义

D、从相对主义到绝对主义


参考答案:B

第3题: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我国在国家及其财产豁免上的立场?( )

A.理论上坚持绝对豁免

B.主张通过国际条约解决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理论分歧

C.认为主权国家在国际民商事关系中享有司法管辖豁免、诉讼程序豁免和强制执行豁免

D.我国的国有企业经营的是国家财产,但在国际民事诉讼中并不享有豁免


正确答案:ABCD
【考点】我国对国家及财产豁免的立场
【解析】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司法管辖豁免、诉讼程序豁免和强制执行豁免。目前国际上在这方面主要有两种理论:绝对豁免论和相对豁免论,我国一直支持的是绝对豁免论,并主张通过国际条约来解决相关争议,因此A项、B项和C项皆为正确答案。对于国有企业的活动,由于其是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经济实体,应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此在国际民事诉讼中不享有豁免,D项正确,选ABCD。

第4题:

我国对于国家豁免理论坚持的是()。

A.绝对豁免

B.相对豁免

C.财产限制豁免

D.行为限制豁免


参考答案:A

第5题:

国家作为涉外民事关系的主体,其不同于自然人和法人的特殊性表现在享有()

A、主权豁免权

B、管辖豁免权

C、执行豁免权

D、税收豁免权


参考答案:A

第6题:

国家财产豁免权各项内容间:()

A、以司法管辖为核心

B、以诉讼担保为核心

C、以强制执行为核心

D、彼此间平等


参考答案:A

第7题:

对于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相对豁免理论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立法是:()

A、1972年《关于国家豁免权的欧洲公约》

B、1976年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

C、1978年英国《国家豁免法》

D、1982年加拿大《国家豁免法》


参考答案:BC

第8题:

国家财产享有豁免权的理论基础在于:()

A、国家间良好的政治关系

B、国家间经济利益的均衡

C、国家主权平等

D、国家力量对比均衡


参考答案:C

第9题:

国家主权豁免是指国家根据主权和国家平等原则不接受他国管辖的特权。但是国家主权豁免是可以放弃的。请问下列可以构成国家豁免权的放弃有:( )

A. 国家作为原告在外国法院提起诉讼

B.国家在外国领土范围内从事商业行为

C.国家作为利害关系人介入诉讼

D.国家作为一方当事人正式出庭应诉


正确答案:ACD
【答案】A、C、D
【详解】国家主权豁免是指国家根据主权和国家平等原则不接受他国管辖的特权。但是国家主权豁免是可以放弃的。国家主权豁免放弃是指一国通过明示或默示方式自愿地在外国法院不援引其国家豁免,而就选定行为或不行为接受外国法院的管辖。这种放弃是国家的种主权行为,必须是自愿,特定和明确的。一国不能通过本国立法来改变别国的豁免立场,也不能将一国对某一特定事项上的豁免放弃推移到其他事项上,或将一国的豁免放弃推移到另一国家。豁免的放弃可以分为明示放弃和默示放弃两种形式。明示放弃是国家或授权的代表通过条约、合同、其他正式文件或声明,事先或事后以明白的语言文字表达就某种行为或事项上豁免的放弃。默示放弃是国家通过在外国法院的与特定诉讼直接有关的积极的行为,表示其放弃豁免而接受法院的管辖,包括国家作为原告在外国法院提起诉讼、正式出庭应诉、提起反诉、或作为诉讼利害关系人介入特定诉讼。国家在外国领土范围内从事商业行为本身不意味着豁免的放弃。国家或其授权的代表为主张或重申国家的豁免权,对外国法院的管辖作出反应、出庭作证都不构成默示放弃。另外,国家对管辖豁免的放弃,并不意味着对国家财产执行的豁免放弃。在本题中A、C、D项均为默示放弃豁免权,只有B项不构成对豁免权的放弃。
【相关知识点梳理】详看解析

第10题:

国际主权豁免是指国家的行为及其财产不受或免受他国管辖。国家主权豁免的放弃可以分为明示放弃和默示放弃两种。关于国家主权豁免的放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

A.国家豁免的默示放弃包括国家作为原告在外国法院提起诉讼,出庭阐述立场等
B.国家对于管辖豁免的放弃并不意味着对执行豁免的放弃
C.国家在外国领土范围内从事商业行为本身就意味着豁免的放弃
D.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条款草案》采纳了限制豁免主义立场,由此可见限制豁免原则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有效的国际习惯法规则

答案:B
解析:
国家或其授权的代表为主张或重申国家的豁免权,对外国法院的管辖作出反应,出庭阐述立场或作证,或要求法院宣布判决或裁决无效都不构成豁免的默示放弃,因此AC错。《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条款草案》并不是一个生效的有拘束力的条约,因此,在国际社会就此达成有约束力的条约以前,绝对豁免主义仍然被认为是一项有效的国际习惯法规则,D错,B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