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是如何划分的?

题目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是如何划分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车辆技术状况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评定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布的《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车辆技术状况的等级按下列条件划分:① 一级,完好车:新车行驶到第一次定额大修间隔里程的三分之二和第二次定额大修间隔里程的三分之二以前,汽车各主要总成的基础件和主要零部件坚固可靠,技术性能良好;发动机运转稳定,无异响,动力性能良好,燃润料消耗不超过定额指标,废气排放,噪音符合国家标准;各项装备齐全、完好,在运行中无任何保留条件;② 二级,基本完好车:车辆主要技术性能和状况或行驶里程低于完好车的要求,但符合GB7258-2004的规定,能随时参加运输;③ 三级,需修车:送大修前最后一次二级维护后的车辆和正在大修或待更新尚在行驶的车辆;④ 四级,停驶车:预计在短期内不能修复或无修复价值的车辆。评定车辆技术状况等级的依据是《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JT/T198—2004)

第2题:

一级土壤侵蚀类型区下又以地质、地貌、土壤为依据(形态学原则)划分二级类型区,共分()个二级类型区。

  • A、7
  • B、8
  • C、9
  • D、10

正确答案:C

第3题:

我国铁路划分轨道类型和制定轨道标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我国铁路划分轨道类型和制定轨道标准的主要依据是轨道通过总重密度,以及年运量和行车速度、最大轴重、合理的大修周期和养护维修工作量等。

第4题: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如何划分?


正确答案: 根据我国地形特点和自然界某一外营力在较大区域里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我国可分为三大土壤侵蚀类型区,即以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下分六个二级类型区,即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低山丘陵和黑土漫岗丘陵区)、北方山地丘陵区、南方山地丘陵区、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丘陵区和云贵高原区;以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以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第5题:

我国导游人员是否有技术等级划分?如何划分?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我国导游人员有技术等级划分,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特级导游员。划分的依据是对知识、技能、业绩、学历。

第6题:

土壤侵蚀的概念及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


正确答案:概念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1)按土壤侵蚀发生的速率划分,分为正常侵蚀和加速侵蚀(2)按土壤侵蚀的时间划分,分为古代侵蚀和现代侵蚀(3)按引起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划分,分为水力侵蚀类型、风力侵蚀类型、重力侵蚀类型、冻融侵蚀类型、混合侵蚀类型、冰川侵蚀类型和化学侵蚀类型等。

第7题:

土壤侵蚀按外营力划分可分为哪些类型?


正确答案: 外营力作用的主要能源来自太阳能。(都经历了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几个环节)。
包括:
1)风化作用:就是指矿物、岩石在地表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所产生的一切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是在大气及生物影响下岩石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2)剥蚀作用:各种外营力作用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后的物质搬离原地的过程或作用。
3)搬运作用:风化、侵蚀后的碎屑物质,随着各种不同的外营力的作用转移到其他地方的过程。
4)堆积作用:被搬运的物质由于介质搬运能力的减弱或搬运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改变,或在生物活动参与下发生堆积或沉积,称为堆积作用或沉积作用。

第8题:

文献有那些类型?将文献划分成这些类型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1)根据载体材料、存储技术、和传递方式划分可划分为:印刷型、缩微型、试听型和机读型文献信息源2)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划分可分为:一次文献信息源、二次文献信息源、和三次文献信息源3)根据文献信息源的内容划分可以分为:图书、期刊、报纸、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会议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档案文献、产品样本

第9题:

全国土壤侵蚀类型的一、二级区划如何划分?


正确答案: 全国一级区的区划以发生学原则(主要侵蚀外营力)为依据,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三大侵蚀类型区。
全国二级区的区划以形态学原则(地质、地貌、土壤)为依据,将水力侵蚀为主的一级区分为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和西南土石山区等五个二级类型区。

第10题:

土壤侵蚀一级类型区下又以()为依据(形态学原则)划分二级类型区,共分9个二级类型区。

  • A、地质
  • B、地貌
  • C、土壤
  • D、水文气象

正确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