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通信技术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A、政府信息的网上公布B、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C、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D、网上事务处理

题目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A、政府信息的网上公布
  • B、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
  • C、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
  • D、网上事务处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1.经验管理,即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2.古典管理理论3.“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4.现代管理理论5.马克思主义的管理理论

第2题:

我国现代农林复合业大致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1)原始的复合农林业萌芽时期(旧石器时代的中后期——新石器时代)
方式:
①游耕:在开垦的地上种植农作物,1—2年后另寻土地开垦种粮。
②轮垦:在同一个地方间隔若干年重新复垦。
(2)传统能力复合形成时期(公元前2000年前后开始——解放前)
该时期,缩短土地休闲期,延长耕作年限,使得森林减少,所以需人工种植林木,实行农作物与经济林间作。
夏朝:出现以家庭为单元的私有制农业→春秋战国时期:庭园经营、间作套作→东汉:在人、水的情况下形成桑基鱼塘→唐宋时期:“麦桑复合”→清:“桑、羊、猪、渔结合”、桑、羊(湖羊)互惠结构
(3)现代复合农林业蓬勃发展时期(解放后,上世纪50年代——至今)
①局部试点,重点突破阶段(上世纪50年代初——50年代末)
“防沙治沙,保护农林业生产”、“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
②扩大规模,普及推广阶段(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后期)
“改善农田小气候,防御自然灾害”,此时期出现了“综合防护林体系思想”,次时期防护林的特点:窄林带,小网格为主。
③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
“三北防护林建设局”,简称“三北局”,位于宁夏。
“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3题:

我国就业保障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1)建立和发展阶段:建国初期的就业保障制度有以下两个特点:统包统配、普遍就业;终身固定的劳动关系;2)变革阶段:新型的就业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大多数国有企业建立了劳动服务公司,安置本企业职工的返城子女就业;允许提前退休,有返城子女顶替岗位;鼓励返城青年自谋职业,自己创业,国家予以减免税的支持。3)我国现行就业社会保障制度:国务院1998年12月26日发布《失业保险条例》;启动再就业工程,全面规划,促使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为下岗职工提供全方面服务;加强就业市场宏观调控,适度约束失业率。

第4题:

电子政务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哪几个阶段()

  • A、电子政务起步阶段
  • B、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阶段
  • C、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
  • D、网上事物处理阶段
  • E、虚拟政府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管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作为宏观制度层面的选择,特别是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大体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时间长则三、四年,短则一、二年,偶尔也有交叉、重叠的时期。他们是教材教法过关——教师专业合格证书——学历补偿——继续教育(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师自学考试(又称“三沟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教育硕士。

第6题: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四个发展阶段。

第7题: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从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来看,国际电子政务的发展一般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信息发布阶段(起步阶段)、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阶段、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网上事务处理阶段。
特点:(1)以互联网为基础,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构造和发展电子商务。
(2)强调政务服务功能的发挥和完善。
(3)电子政务的发展与政府改革紧密结合。
(4)遵循长远规划、分阶段实施的建设原则。
(5)规范技术、统一标准的建设原则。

第8题:

信息系统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

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事务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主管支持系统和战略信息系统等几个阶段。


第9题:

汉字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5个阶段,到汉晋时期遂完全成熟和定型。

第10题:

农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征?


正确答案: 农业发展总体上经历过三个阶段:(1)刀耕火种阶段。刀耕火种又称为转移农业、轮歇栽培、撂荒制等,该方法用火烧的方法清理土地,然后种植作物,经过1~3年后,撂荒闲置多年,用于恢复植被和地力,作物生产则转移到新的地段进行。刀耕火种是在人少地多、生产工具落后条件下的一种农业方式。其能够延续的关键是:A.有足够的周转的土地,能够让土地撂荒后获得良好的恢复时;B.在农业耕作阶段,采用各种方法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地肥力、平衡食品产出结构。
(2)传统农业阶段。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主要是指依赖本地投入,主要使用人力、蓄力,农耕地块不再经常转移的固定农业。传统农业最重要的挑战是对农田土壤肥力的维持。在东方和西方,根据各国的本国国情采用不同的策略以迎接挑战。在传统农业阶段,由于社会的发展还处于农业社会或者工业化初期,农业投入基本依赖当地的人力、蓄力和周围的生物资源和水土资源。通过长期的摸索和经验累积,传统农业采用了一系列方法维护土壤肥力。这些方法包括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粪便回田、堆肥制作、作物轮作、作物间作、草田轮作、休耕等方法。相对工业化农业,传统农业的产品商品率低、劳动生产率低、土地生产率低,但是相对投入的商业辅助能而言,产出效率却很高。(3)工业化农业阶段。工业化农业的最大特征是高的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工业化农业的过程使大量劳动力离开农业,投身到工业和服务业中,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避免大量开垦边际土地。工业化农业尽管以工业品的投入为标志,但是整个农业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越来越多的自然过程为人工过程所替代,越来越多的自然投入被人工投入所取代,自然界微妙复杂的关系大量被人类工业化思维的规格化、简单化和直线关系所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