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通信技术

硬件地址和逻辑地址的比较和区别

题目

硬件地址和逻辑地址的比较和区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区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51)。

A.IP地址放在IP数据包的首部,而硬件地址放在MAC帧的首部分

B.数据链路层使用的是IP地址

C.网络层使用的是硬件地址

D.在数据链路层中,硬件地址隐藏在MAC帧的首部分


正确答案:A
解析:从层次上看,物理地址(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而IP地址(网络地址、逻辑地址)是网络层及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IP地址放在数据报首部,而硬件地址放在MAC帧首部,如图1-4所示。
 
  IP地址与硬件地址协同工作实现数据报转发,具体如图1-5所示。
 
  图1-5(b)特别强调了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表1-7归纳了这种区别。

(1)在IP层抽象互联网上只能看到IP数据包。
  (2)路由器只根据目的站的IP地址的网络号进行路由选择。
  (3)在具体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只能看见MAC帧。
  (4)IP层抽象的互联网屏蔽了下层很复杂的细节只是在抽象的网络层上讨论问题,就能够使用统一的、抽象的IP地址研究主机和主机或主机和路由器之间的通信。

第2题:

程序的一维逻辑地址空间经过系统硬件分页后,则形成“页号+页内地址”的地址结构。()


正确答案:对

第3题:

地址转换协议ARP的功能是( )

A.将硬件地址转换成Internet地址

B.将Internet地址转换成硬件地址

C.将硬件地址转换成逻辑地址

D.将逻辑地址转换成Internet地址


参考答案:B

第4题:

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有何区别?段加偏移的基本含义又是什么?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逻辑地址是程序中的地址由段地址和偏移地址组成。物理地址是由地址加法器送到地址总线上的20位地址。“段加偏移”的基本含义是指段基址加偏移地址。例如:设CS=2000H,IP=3000H,则由“段加偏移”形成的物理地址PA=CS*10H+IP=23000H。又如:DS=4000H,EA=6180H,则PA=46180H。

第5题:

下面关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MAC地址。

B.硬件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IP地址是网络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

C.IP地址不能直接用来进行通信,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必须使用硬件地址。

D.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参考答案:D

第6题:

(19)Pentium微处理器在保护模式下,存储空间采用逻辑地址、线性地址和物理地址来进行描述,在处理过程中它们之间的转换顺序是

A)逻辑地址→线性地址→物理地址

B)线性地址→逻辑地址→物理地址

C)逻辑地址→物理地址→线性地址

D)线性地址→物理地址→逻辑地址


正确答案:B

第7题:

域名管理系统在互联网的作用是:把域名转换成为网络可以识别的()。

A、物理地址B、IP地址C、硬件地址D、逻辑地址


参考答案:B

第8题:

Pentium微处理器在保护模式下,存储空间采用逻辑地址、线性地址和物理地址来进行描述,在处理过程中它们之间的转换顺序是

A.逻辑地址→线性地址→物理地址

B.线性地址→逻辑地址→物理地址

C.逻辑地址→物理地址→线性地址

D.线性地址→物理地址→逻辑地址


正确答案:A

第9题:

路由器能识别网络中的()。

A、MAC地址

B、网络地址

C、MAC地址和网络地址

D、MAC地址和网络地址的共同逻辑地址


参考答案:B

第10题:

解释名空间、作业地址空间和存储空间的关系以及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区别。


正确答案: 存放源程序的空间称为名空间。当汇编或编译程序将源程序转换成目标程序后,一个目标程序所占有的地址范围称为地址空间,这些地址的编号是相对于起始地址而定的,一般定起始位零,称为逻辑地址或相对地址。
存储空间是指当目标程序装入主存后占用的一系列物理单元的集合,这些单元编号称为物理地址或绝对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