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

什么是失效,列举失效的三种形式?

题目

什么是失效,列举失效的三种形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般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和();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和();又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正确答案:齿面磨损;轮齿折断;齿面点蚀;轮齿折断;齿面点蚀;轮齿折断

第2题:

列举有机注塑元件的焊接失效现象及原因,并指出正确的焊接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对这类元件的电气接点施焊时,如果不注意控制加热时间,极容易造成有机材料的热塑性变形,导致零件失效或降低性能,造成故障隐患。钮子开关由于焊接技术不当造成失效的例子,失效原因:
①施焊时侧向加力,造成接线片变形,导致开关不通。
②焊接时垂直施力,使接线片1垂直位移,造成闭合时接线片2不能导通。
③焊接时加焊剂过多,沿接线片浸润到接点上,造成接点绝缘或接触电阻过大。
④镀锡时间过长,造成开关下部塑壳软化,接线片因自重移位,簧片无法接通。
正确的焊接方法应当是:
(1)在元件预处理时尽量清理好接点,一次镀锡成功,特别是将元件放在锡锅中浸镀时,更要掌握好浸入深度及时间。
(2)焊接时,烙铁头要修整得尖一些,以便在焊接时不碰到相邻接点。
(3)非必要时,尽量不使用助焊剂;必需添加时,要尽可能少用助焊剂,以防止浸入机电元件的接触点。
(4)烙铁头在任何方向上均不要对接线片施加压力,避免接线片变形。
(5)在保证润湿的情况下,焊接时间越短越好。实际操作中,在焊件可焊性良好的时候,只需要用挂上锡的烙铁头轻轻一点即可。焊接后,不要在塑壳冷却前对焊点进行牢固性试验。

第3题:

失效模式的影响分析(FMEA)有三种基本形式,即设计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和( )模式及影响分析。

A.部件失效
B.组件失效
C.运行原理失效
D.系统失效

答案:D
解析:

第4题:

螺栓联接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


正确答案:受拉螺栓联接主要失效形式是螺杆螺纹处的塑性变形或断裂。
受剪螺栓联接主要失效形式有两种:
(1)螺杆受剪面的塑性变形或剪断;
(2)螺杆与被联接件中较弱者的挤压面被压溃。

第5题:

普通平键连接有哪些失效形式?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怎样进行强度校核?如强度不够,可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普通平键连接属于静连接,其主要失效形式是连接中强度较弱零件的工作面被压溃。导向平键和滑键连接属于动连接,其主要失效形式是工作面过度磨损。故强度计算时,静连接校核挤压强度,动连接校核压力强度。
如果校核后键连接的强度不够,在不超过轮毂宽度的条件下,可适当增加键的长度,但键的长度一般不应超过2.25d,否则载荷沿键长方向的分布将很不均匀;或者相隔180°布置两个平键,因考虑制造误差引起的载荷分布不均,只能按1.5个键做强度校核。

第6题:

()、()和()是机械产品和工作构件失效的三种主要形式。


正确答案:断裂,磨损,腐蚀

第7题:

什么是零件失效?失效分哪几种形式?


正确答案: 失效是指零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尺寸、形状或材料性能发生变化而丧失原设计功能。
一般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有以下几种。
(1)断裂失效:是最危险的一种,它总是突然发生,包括静载荷或冲击载荷断裂、疲劳破坏以及低应力脆性断裂、蠕变断裂失效等。
(2)表面损伤失效:包括过量的磨损、表面腐蚀、龟裂、麻点剥落等表面损伤失效。
(3)变形失效:包括过量的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整体或局部的)、高温蠕变等。

第8题:

齿轮的失效形式有哪些?采取什么措施可减缓失效发生?齿轮强度设计准则是如何确定的?
齿轮的失效形式有五种:
1.轮齿折断。减缓措施:增大齿根的圆角半径、提高齿面加工精度增大轴及支承的刚度。
2.齿面点蚀。改进措施:提高齿面硬度、降低表面粗糙度增大润滑油粘度。
3.齿面磨损。改进措施:采用闭式传动、降低齿面粗糙度保持良好的润滑。
4.齿面胶合。改善措施:提高齿面硬度、降抵齿面粗糙度、选用抗胶合性能较好的齿轮副材料、采用抗胶合润滑油、减少模数、降低齿高。
5.塑性变形。改善措施:提高齿面硬度、采用粘度高的润滑油。 齿轮强度设计准则的确定是根椐齿轮传动的工作方式齿轮的材料、硬度、失效形式来定的。

第9题:

开式齿轮失效的主要形式是()。闭式齿轮失效的主要形式是()。


正确答案:赤面磨损;赤面点蚀

第10题:

开式和闭式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有什么不同?设计准则各是什么?其设计准则针对的失效形式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⑴闭式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齿面点蚀和轮齿的弯曲疲劳折断。当采用软齿面(齿面硬度≤350HBS)时,其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相对较低。因此设计时首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条件计算,并确定齿轮主要参数和尺寸,然后再按轮齿的抗弯曲疲劳强度进行校核。当采用硬齿面(齿面硬度>350HBS)时,一般首先按齿轮的抗弯曲疲劳强度条件进行设计,确定齿轮的模数及其主要几何参数,然后再校核其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⑵开式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齿面磨粒磨损。通常按照抗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确定齿轮的模数及其他参数,但考虑磨粒磨损的影响再将模数增大10%~20%,无须校核接触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