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

根据混凝土相关规范的规定,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A、50%B、60%C、70%D、80%

题目

根据混凝土相关规范的规定,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

  • A、50%
  • B、60%
  • C、70%
  • D、8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


本题答案:对

第2题: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 )mm。

A.250
B.200
C.180
D.300

答案:B
解析:
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柱宽的1/2。

第3题:

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

A.Ⅱ

B.Ⅲ

C.Ⅰ


参考答案:AC

第4题:

按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结构的底部抗震墙要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6度设防且总层数不超过六层时,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约束普通砖砌体或小砌块砌体的砌体抗震墙
B.7度、8度设防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或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
C.上部砌体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可不对齐
D.应沿纵横两方向,均匀、对称设置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抗震墙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7.1.8条规定,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上部的砌体墙体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除楼梯间附近的个别墙段外均应对齐;②房屋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6度且总层数不超过四层的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应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约束普通砖砌体或小块砌体的砌体抗震墙,且同一方向不应同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和约束砌体抗震墙;8度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6、7度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或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

第5题:

在下列有关抗震设防的说法中,哪些选项是符合规定的?(  )

A、抗震设防烈度是一个地区的设防依据,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
B、抗震设防标准是一种衡量对建筑抗震能力要求高低的综合尺度
C、抗震设防标准主要取决于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不同
D、《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的设防标准是最低的要求,具体工程的设防标准可按业主要求提高

答案:A,B,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1.0.4条规定,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根据第2.1.2条规定,抗震设防标准,是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规范规定的设防标准是最低的要求,具体工程的设防标准可按业主要求提高。

第6题:

在纵向受力构件中钢筋的连接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纵向受力钢筋在受拉区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B、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钢筋加密区
C、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D、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E、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绑扎接头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HPB235、HPB300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及RRB4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b.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钢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c.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闪光对焊广泛应用于钢筋纵向连接及预应力钢筋与螺丝端杆的焊接。电弧焊广泛应用于钢筋接头、钢筋骨架焊接、装配式结构接头的焊接、钢筋与钢板的焊接及各种钢结构的焊接。电阻点焊主要用于小直径钢筋的交叉连接,如用来焊接钢筋骨架、钢筋网中交叉钢筋的焊接。电渣压力焊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直径14~40mm的竖向或斜向钢筋的焊接接长。气压焊不仅适用于竖向钢筋的连接,也适用于各种方位布置的钢筋连接。当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两钢筋直径差不得大于7mm。钢筋机械连接包括套筒挤压连接和螺纹套管连接。参见教材P187。

第7题:

某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对建筑物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时,宜符合下列哪项要求?(  )

A、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B、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C、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D、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3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3.3.3条,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第8题: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 )。

A、抗震设防要求

B、抗震设防标准

C、抗震设防规范


参考答案:A

第9题:

在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错误的做法是( )。

A.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B.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C.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应采用焊接接头
D.当采用机械接头连接时,不应大于50%

答案:C
解析:
在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的规定是: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钢筋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接头连接时,不应大于50%。

第10题: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

  • A、抗震设防要求
  • B、抗震设防标准
  • C、抗震设防设计
  • D、抗震设防规范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