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

简述常用定线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主要工作步骤。

题目

简述常用定线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主要工作步骤。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常用的定线方法有纸上定线和直接定线两种。纸上定线适用于技术标准高或地形、地物复杂的路线,定线过程是先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室内定线,然后把纸上路线敷设到地面上;直接定线适用于标准低或地形、地物简单的路线,是在现场直接定出路线中线的位置。
纸上定线根据地形的不同,分为平原、微丘区定线和山岭、重丘区定线。平原、微丘区定线的主要工作步骤有以下几点:
(1)认真分析路线走向范围内的地形,地质及建筑物和其他地物的分布情况,确定中间控制点及其可活动的范围。
(2)通过或靠近大部分控制点连线,交汇出交点。
(3)用量角器和直尺量出偏角和交点间距或通过交点坐标计算出偏角和交点间距,推荐半径、缓和曲线长度。(4)计算曲线要素和路线里程,画出曲线。
(5)绘出纵断面图的地面线
(6)进行纵断面设计
(7)在试定出3~5km路线后,进行检查。
(8)桥涵及其它单项工程的布置
山岭、重丘区定线的主要工作步骤如下:
(1)判断是否需要展线。若连线3km以上的地面平均自然坡度大于道路设计平均的坡度(5%~5.5%),则考虑展线,否则不需要或只有局部地段需要展线。
(2)分析地形、拟定各种可能的走法。先求平距,定坡度线,然后确定中间控制点,分段调整纵坡,定导向线。
(3)修正导向线。试定出平面和纵断面,避免纵向大填大挖。
(4)二次修正导向线。对横坡较陡的困难地段需要进行横断面修正。
(5)定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档案鉴定的工作的方法和步骤。
方法:
A.审阅卷末的备考表
B.审阅案卷目录
C.直接鉴定法
D.间接鉴定法
步骤:
第一阶段,在文件归档时,确定归档范围,同时剔除一部分没有保存价值的文件,由文书处理部门或业务部门保存一二年扣销毁;
第二阶段,对于归档的文件确定保管期限。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由文书立卷人员来完成。
第三阶段,到一定年限时进行价值复审。复审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即移交复审和到期复审。

第2题:

简述比较常用的几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不确定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盈亏平衡点(BEP)分析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关系,以反映项目适应市场变化,抵御风险能力的强弱。盈亏平衡分析只用于财务评价。敏感性分析是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需要通过分析预测项目主要变量因素变化时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将不同变量因素计算出来,同一效果指标的不同变化幅度(变化率)进行比较,其中变化幅度(变化率)最大的因素为该项目的敏感因素。概率分析又称风险分析,是在对不确定因素的概率可以在系统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大致估计的情况下,研究和计算各种影响经济效益指标的不确定因素变化范围,以及此范围内的期望值和概率分布的一种定量方法。一般是计算项目净现值的期望值及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时的累计概率。累计概率值越大,则反映项目承担的风险越小。概率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第3题:

什么叫直线定线?简述在平坦地区用一般方法进行钢尺量距之步骤。


参考答案:地面上两点之间距离较远时,用卷尺量距不能一次完成,这时需要分段丈量,分段丈量时在地面标定若干点,使其在同一直线上,这项工作叫做直线定线。

沿平坦的地面量距时,可先用目测定线,也可边定线边丈量。丈量时两人手持钢尺,前司尺员持尺子末端,并带一组测钎向B方向前进,到达定好方向线的1点时停下,前、后司尺员沿直线方向拉紧、拉平尺子,后司尺员将尺子的零点对准A点,前司尺员将第一根测钎对准尺子末端刻划处插于地上,这样就完成了第一尺段丈量工作。接着拉尺继续前行,后司尺员走到1号点时,将尺子零刻划线对准第一根测钎,前司尺员将尺子拉紧沿AB方向在尺子末端刻划处插下第二根测钎,后司尺员将第一根测钎收起;按此方法,直到最后一个整尺段。最后剩下的不足整尺段,丈量时,后司尺员将尺子零刻划线对准第n根测钎,前司尺员将尺子拉紧对准B点,读出不足整尺段的尾数Q,后司尺员收起最后一根测钎,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D=nL+Q为了校核和提高精度,一般要进行往返丈量。

第4题:

简述条件传送方式的工作过程,主要适用的场合。


正确答案: 条件传送数据有三个环节:
(1)CPU从接口中读取状态字。
(2)CPU检测状态字的对应位是否满足“就绪”条件,如不满足,则回到前一步读取状态字。
(3)如状态字表明外设已处于就绪状态,则传送数据。
主要用于需要联络信号(如选通信号)的外设较少的系统。

第5题:

简述复式梯线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与直线梯线相比,复式梯线的优点是缩短了梯线的长度,可以进入各条线路的车辆经过道岔数目相等或相差不多,可根据需要适当变化梯线结构,以调整各条线路有效长等。它的缺点是曲线多且长,道岔布置分散,当道岔非集中操纵时,扳道员扳道要跨越线路,安全性较差。当调车线数较多时,常用复式梯线连接。有时,调车线数不多,但用直线连接不能保证各条线路需要的有效长时,也可采用复式梯线。

第6题:

简述纸上定线的步骤。


正确答案: (1)定导向线
①拟定路线可能方案,选定合适方案;
②纸上放坡;(相邻等高线平距:a=h/i均)
③定导向线;将坡度线根据地形情况,移动线位,确定中间控制点,调整坡度重新放坡所得的折线。
(2)修正导向线,定平面试线
①导向线;②修正导向线;③平面试线;④二次导向线;⑤最后线位(即采用线)。

第7题:

简述等级资料常用的统计推断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1)
①秩和检验:该方法属于非参数统计方法,适用范围广,可用于:a.等级资料的比较。b.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比较。
②根据设计类型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秩和检验方法。
1、配对设计:可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2、两个独立样本比较:可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
3、多个独立样本比较:可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
(2)两等级资料的相关分析:当两个变量为等级资料时,可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计算二者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适用于下列条件:
①两变量均为等级资料。
②两变量虽为计量资料,但不服从正态分布。
③两变量中其一为计量资料,其一为等级资料。常用的分析方法是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第8题:

简述工作岗位写实的步骤和方法。


正确答案:

第9题:

简述防护支出法的步骤、适用范围与条件?


正确答案: 步骤:
①识别环境危害。
②界定受影响的人群。
适用范围:
①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
②土壤侵蚀、滑坡以及洪水风险;
③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
④海洋和沿海海岸的污染和侵蚀。
满足条件:
①人们能够了解和理解来自于环境的威胁;
②人们能够采取措施保护它们自己免受环境退化的影响;
③能够估算并支付这些防护措施的费用。

第10题:

简述放射性废物处理常用的固化方法(原理)及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1)水泥固化:水泥与废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凝胶,将放射性废物包容,并逐步硬化形成水泥固化体。只适合于处理放射性水平较低的废物。
(2)沥青固化:在一定碱度、配料比、温度和搅拌速度下,放射性废液与沥青发生皂化反应,冷却后得含盐量可高达60%的均匀混合物。适用于处理放射性水平较高的废物。
(3)塑料固化:将放射性废物“包藏于”热固性树脂交联形成的海绵状孔隙中或分散于熔融的热塑性树脂中的处理技术。适于处理中、低放射性水平的废物。适
用于高放废液固化方法按固化体形式可分为四类:
(1)玻璃固化:玻璃原料与高放废物按一定配比混合,在900-1200℃下蒸发、燃烧、熔融、烧结,废液中的所有固体组分在高温下结合入硼硅酸盐玻璃基质中,退火后成为稳定的玻璃固化体。
(2)陶瓷固化:使放射性核素作为晶体的组成部分而固定的固化方法。
(3)复合固化:主要有包覆煅烧物固化体、金属固化体、多隔离层固化体等。
(4)合成岩石固化:废液和霞石、碱硬钛矿石、白榴石和氧化锆等高温熔融,形成与天然岩石晶体结构相同的固体,放射性核素作为晶体组成部分而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