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

GB50011规范6.4.1条对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厚度作了规定,该类结构的电梯井筒壁厚及井筒内隔墙厚是否应服从此规定?

题目

GB50011规范6.4.1条对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厚度作了规定,该类结构的电梯井筒壁厚及井筒内隔墙厚是否应服从此规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应符合的条件之一为( )。

A.抗震墙开洞面积不宜过小,洞口宜上下对齐
B.纵向抗震墙宜设置在端开间
C.纵横向抗震墙宜单独布置
D.抗震墙宜贯通房屋全高,且纵横向抗震墙宜相连

答案:D
解析:

第2题:

框架结构和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中,框架和抗震墙设置正确的是( )。

A.框架横向设置,抗震墙纵向设置
B.框架横向设置,抗震墙横向设置
C.框架横向设置,抗震墙双向设置
D.均双向布置

答案:D
解析:

第3题:

框架─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应符合的条件之一为()。

A、抗震墙洞口面积不宜过小,洞口宜上下对齐

B、纵向抗震墙宜设在端开间

C、纵向抗震墙宜单独布置

D、抗震墙宜贯通全高,且纵横向抗震墙宜相连


参考答案:D

第4题:

GB50011规范6.4.7条规定了抗震墙的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箍特征值,具体计算时,混凝土的体积是用箍筋内核心混凝土的体积,还是用整个墙外围的体积?


正确答案: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0有关接钢筋的体积配箍率计算,取箍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核心面积。确有可靠锚固的水平分布筋也可计入。

第5题:

按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结构的底部抗震墙要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6度设防且总层数不超过六层时,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约束普通砖砌体或小砌块砌体的砌体抗震墙
B.7度、8度设防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或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
C.上部砌体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可不对齐
D.应沿纵横两方向,均匀、对称设置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抗震墙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7.1.8条规定,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上部的砌体墙体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除楼梯间附近的个别墙段外均应对齐;②房屋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6度且总层数不超过四层的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应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约束普通砖砌体或小块砌体的砌体抗震墙,且同一方向不应同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和约束砌体抗震墙;8度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6、7度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或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

第6题:

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下列要求( )不正确。

A.抗震墙贯通全高
B.横向纵向抗震墙相连
C.抗震墙设在开大洞口的位置
D.房屋较长时,刚度较大的纵向抗震墙设在中间开间

答案:C
解析:

第7题:

下列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最不好的是:( )

A.框架结构
B.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
C.板柱-抗震墙结构
D.框架-抗震墙结构

答案:C
解析:
板柱结构是一种经常被采用的结构体系,它具有不少优点,如施工支模及绑扎钢筋较简单。其板柱节点的抗震性能不如有梁的梁柱节点,此外,地震作用产生的不平衡弯矩要由板柱节点传递,它在柱周边将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当剪应力很大而又缺乏有效的抗剪措施时,有可能发生冲切破坏,甚至导致结构的连续破坏。

第8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厚度不应小于:
A. 100mm B. 120mm
C. 140mm D. 160mm且不小于层高的1/20


答案:D
解析:
提示:构造要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 5. 1条。

第9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限值,下列比较哪一项不正确?( )

A.框架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
B.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墙结构
C.抗震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
D.框架结构>板柱-抗震墙结构

答案:C
解析:
结构的抗侧移刚度越小,则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限值越大。

第10题:

关于框架-抗震墙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抗震墙的数量越少越好
  • B、地震作用主要由框架来承担
  • C、抗震墙的数量多,结构的震害会减轻
  • D、抗震墙的数量越多,结构延性越好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