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学

1929年,佩里首先提出()概念,主张以城市干道所包围的区域作为邻里单位。A、中心地B、带形城市C、邻里单位D、增长极核

题目

1929年,佩里首先提出()概念,主张以城市干道所包围的区域作为邻里单位。

  • A、中心地
  • B、带形城市
  • C、邻里单位
  • D、增长极核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图1-9所示,为某城市火车站地区局部的道路网布局方案示意。C-C为城市快速路,与主干道⑤-⑤交叉处已建有互通式立交。与火车站相通的南北轴线B5-B7为生活性干道。其他道路为城市主次干道。



请你分析该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答案:
解析:

1.城市主次干道不合理,部分路网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


2.E3点多路交叉,D3、D4、F2、F4交角不符合规范要求。


3.A-A应该为主干道,B-B降为次干道。


4.F'5-F'6改为次干道,G5-G6改为次干道。


5.道路6-6应降为次干道,道路7-7应提升为主干道。


第2题:

20世纪20年代末由美国人佩里首创的城市规划理论是:( )

A.卫星城理论
B.邻里单位理论
C.花园城市理论
D.人车分流理论

答案:B
解析:
邻里单位是20世纪初首先在美国产生的,是居住区的规划理论。其基本出发点一是以邻里单位为细胞来组织居住区,二是力图解决现代机动车交通对居民,特别是对小学生上学的安全的影响。美国人佩里于1929年首先提出了邻里单位的名称,并由建筑师斯坦确定了邻里单位的示意图式。这一图式首先考虑小学生上学不穿越马路,以小学为半径,以804.65m为半径来考虑邻里单位的规模,在小学校附近还设置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商业服务设施,邻里单位内部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静谧、优美的步行环境,把机动交通给人造成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第3题: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最终选择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A、城市包围农村

B、农村包围城市

C、以城市为中心


答案:B

第4题:

在包围盒检验中,包围盒的概念就是建立对象在画面坐标系中投影的()。

  • A、最大矩形盒
  • B、最小矩形盒
  • C、正方形区域
  • D、椭圆区域

正确答案:B

第5题:

佩罗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既不平衡也不同时进行的,一般来说,城市作为增长极与其腹地的基本作用机制有( )。

A.乘数效应
B.极化效应
C.提升效应
D.扩散效应
E.替代效应

答案:B,D
解析:
佩罗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既不平衡也不同时进行的,一般来说,城市作为增长极与其腹地的基本作用机制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表现为增长极的上升运动。在城市成长的最初阶段,极化效应会占主导地位,但当增长极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极化效应会相对或者绝对减弱,扩散效应会相对或绝对增强,最后,扩散效应就替代极化效应而成为主导作用过程。

第6题:

图2-8-1所示为某城市火车站地区局部的道路网布局方案示意。?—?为城市快速路,与主干道⑤-⑤交叉处已建有互通式立交,与火车站相通的南北轴线B'5-B'7为生活性干道。其他道路为城市主次干道。

请分析该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答案:
解析:
1.城市主次干道不合理,部分路网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
2.E3点多路交叉,D3、D4、F2、F4交角不符合规范要求。
3. A-A应改为主干道,B-B降为次干道。
4. F'5-F'6改为次干道,G5-G6改为次干道。
5.道路⑥-⑥应降为次干道,道路⑦-⑦应提升为主干道。

第7题:

1927年美国的佩里提出的概念是:( )

A.邻里单位
B.田园城市
C.光辉城市
D.卫星城市

答案:A
解析:

第8题:

包围布点的典型作法就是以“乡镇包围城市”,对大城市先沿着边缘环形公路进行新城(卫星城)布点,然后根据情况向中间渗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城市的主干道是城市的大动脉、可分为高速交通干道、()、普通交通干道及区镇干道。


正确答案:快速交通干道

第10题:

在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中,麦吉提出的概念是()

  • A、田园城市
  • B、组合城市
  • C、城乡融合区
  • D、城市区域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