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

对于正常形状的直方图,如属于偏态型,应采取的调整关系为()A、已出现了不合格品,应多方面采取措施,减少标准偏差,或放宽过严的公差范围B、减少标准偏差C、工序能力出现过剩,应改变工艺,放宽加工精度或减检验频次D、调整分布中心,使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

题目

对于正常形状的直方图,如属于偏态型,应采取的调整关系为()

  • A、已出现了不合格品,应多方面采取措施,减少标准偏差,或放宽过严的公差范围
  • B、减少标准偏差
  • C、工序能力出现过剩,应改变工艺,放宽加工精度或减检验频次
  • D、调整分布中心,使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哪种方式不能提高工序能力指数()

A.调整工序加工的分布中心减少偏移量,即减少e

B.减少分散程度,即减少

C.修订标准范围,考虑放宽T

D.增加质量管理人员


参考答案:D

第2题:

某轮轴直径加工工序的过程能力指数为Cp=l.45,Cpk=0.83。此时,应首先采取的改进措施为( )。

A.减小轮轴直径的波动

B.缩减公差要求

C.改变技术要求,调整公差中心

D.调整轮轴直径加工的平均值接近或落在公差中心


正确答案:D
Cp=1.45>1.33,表明过程波动基本能够满足要求,Cpk=_(1-K)Cp=0.83,与Cp差距较大,表明过程均值与目标值的偏离程度较大,应缩减。

第3题:

影响工序能力高低的变量有()。

A.公差范围(T)

B.工序加工的分布中心

C.公差中心(M)

D.标准偏差(S)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根据某工序加工的零件尺寸绘制的直方图和公差限如下图,从图中表述的信息可知( )。


A.工序满足公差要求,不需调整 B.过程能力不充分
C.应改变公差 D.可能需要提高加工精度
E.需要调整加工分布的中心值


答案:B,D
解析:
。从图形可以看出,零件尺寸的平均值接近规格的中间值,不需调整,因此选项E错误,零件尺寸的分布基本与公差等宽,能满足公差要求,但显然过程能力不充分,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减少波动。因此选项A错误,B、D正确。

第5题:

某轮轴直径加工工序的过程能力指数为Cp = 1.45,Cpk = 0.83。此时,应首先采取的改进措施为()。
A.减小轮轴直径的波动
B.缩减公差要求
C.改变技术要求,调整公差中心
D.调整轮轴直径加工的平均值接近或落在公差中心


答案:D
解析:
。Cp = 1. 45>1.33,表明过程波动基本能够满足要求,Cpk= (1-K) CP = 0.83,与Cp差距较大,表明过程均值与目标值的偏离程度较大,应缩减。

第6题:

不能提高工程能力指数的途径为()。

A、增大公差范围

B、缩小公差范围

C、减少加工工序的中心偏移量

D、减少标准偏差


参考答案:B

第7题:

某工序加工零件,有尺寸公差规定。该工序加工的零件尺寸直方图和规格限如图所示,这说明( )。

A.直方图能满足公差要求,不需要进行调整
B.过程能力已经不充分
C.已无法满足公差要求
D.需要提高加工精度
E.需要调整加工分布的中心值


答案:B,D
解析:
标准型(对称型)直方图的特征是:数据的平均值与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中间值相同或接近,平均值附近的数据的频数最多,频数在中间值向两边缓慢下降,以平均值左右对称。题中所给的直方图能满足公差要求,但不充分。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减少波动。E项是当直方图不满足公差要求时所采取的措施。

第8题:

当过程能力指数大于1.67时,工序控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检验频次

B.降低设备精度等级

C.改进工艺

D.放宽公差范围


参考答案:B

第9题:

某工序加工零件,有尺寸公差规定。该工序加工的零件尺寸直方图和规格限如图8-2所示,这说明( )。

A.直方图能满足公差要求,不需要进行调整
B.过程能力已经不充分
C.已无法满足公差要求
D.需要提高加工精度
E.需要调整加工分布的中心值


答案:B,D
解析:
图8-2中,数据的平均值与最大值和最 小值的中间值相同或接近,平均值附近的数据的频数最多,频数在中间值向两边缓慢下降,以平均值左右对称,属于标准型(对称型)直方图。直方图能满足公差要求,但过程能力不充分。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减少波动。E项是当直方图不满足公差要求时所采取的措施。

第10题:

提高工序能力的首要措施是().

  • A、减少中心偏移量
  • B、减少工序加工分散程度
  • C、增大公差范围
  • D、增大质量数据分布中心数值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