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

最早提出离差智商的心理学家是()A、比奈B、西蒙C、推孟D、韦克斯勒

题目

最早提出离差智商的心理学家是()

  • A、比奈
  • B、西蒙
  • C、推孟
  • D、韦克斯勒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智商?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1)智商是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例。
(2)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为:智商一心理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比率智商的计算方法只适用于儿童,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当人发展到一定的年龄后,智力并不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时甚至有下降的现象,使用心理年龄做计算将不符合实际情况。
离差智商是确定个体在相同条件的团体(例如同年龄组)中的相对位置,它实质上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者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韦克斯勒指出,可以假定,人们的智商分布呈平均数为100和标准差为15的正态分布形式,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为:
离差智商(IQ)一l00+152,其中Z=(X—MX)/s
(MX代表团体平均分数,X代表个体测验的实得分数,S代表该团体分数的标准差,2代表该人在团体中所处位置,即他的标准分数。)

第2题:

下列有关离差智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早在斯坦福一比奈量表中使用

B离差智商是以被试自身年龄作为参照的

C离差智商=(智力年龄/生理年龄)×100

D是目前最常用的智商表示方法


D

第3题:

最早提出比率智商的心理学家是()。

A、斯腾

B、斯腾伯格

C、斯坦福

D、韦克斯勒


参考答案:A

第4题:

什么是离差智商?使用离差智商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1.离差智商:以标准差为单位计算测验分数偏离平均数的方向和程度。离差智商的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所以离差智商是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之上,它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因而是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种理想的指标。
2.从不同测验获得的离差智商只有当标准差相同或接近时才可以比较,标准差不同,其分数的意义便不同。
3.离差智商的分数本身并不能说明智力的实际高低,它只是一个相对值,表明一个人的智力水平相对于和他同类型的人群群体的平均水平所处的高低位置。

第5题:

韦克斯勒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概念是()。

A智力年龄

B比率智商

C离差智商

D实足年龄


C

第6题:

首次使用了"离差智商"这一概念的是哪位心理学家?( )

A、比奈

B、推孟

C、斯腾

D、韦克斯勒


参考答案:D

第7题:

离差智商是由斯腾伯格提出来的。

A

B



第8题:

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比奈B.推孟C.韦克斯勒D.高尔顿


正确答案:A

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把一个人与同年龄组正常人的智力平均数之比确定为智商:IQ一100+15(X一M)/s。式中,X为个人原始分数,M为同年龄团体平均分数,S为该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

第9题:

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正确答案:韦克斯勒

第10题:

离差智商是由斯腾伯格提出来的。


正确答案:错误